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二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增加赤字、放松货币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对未来未必有利。他还表示,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企业家代表,并回答提问。在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李克强说,尽管中国经济上半年出现放缓,但8月主要经济指标均已回升向好。
中新网:李克强说,受到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放缓的情况,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以来,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起来。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8月份主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先行指标,像PMI、PPI、工业增加值、用电量、货运量等等,都出现了回升向好的势头。
李克强表示,增加赤字、放松货币未必对未来有利。他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有一种选择就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未来未必有利。
在谈到金融改革时,李克强表示,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同时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李克强说:
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还会继续往前走。
其次,我们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因为中国整体来讲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融资的渠道还不够丰富。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改革。前不久我们推出了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措施,这也会继续推进。
第三,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比如,我们正在推进村镇银行的试点。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目前,我们已经发展了人民币的离岸业务,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然,改革的进程要与中国经济的实力、金融体系成熟的程度和我们的监管能力相匹配。
中国央行已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此外,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发表署名文章《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传递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的意图。
另外,李克强谈到中国未来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远未完成,内需尚有巨大的潜力,将会持续地释放,并由东向西循序推进。所以,中国有着巨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中国在发展中的确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改革依然是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我们的重大课题,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通过优化结构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刺激消费,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与动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