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星期日

华尔街见闻: 美国天之骄子的新兴朝阳职业:端盘子

华尔街见闻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天之骄子的新兴朝阳职业:端盘子
Jan 5th 2014, 15:23, by 若离

餐饮业, 大学生就业, 毕业生, 就业率, 哈佛

现如今,美国高等学府的一些毕业生不再削尖脑袋做银行家,而是挤进高级餐厅做服务生。站在一流餐厅的桌边听候客人差遣成为堂堂"常春藤联盟"学校和美国最高烹饪学府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CIA)毕业生追求的热门职业。

这绝非夸夸其谈。本世纪危机后,美国的餐饮服务就业市场始终保持增长势头。

去年11月,美国的餐厅与酒吧服务生人数连续45个月增长,增至创纪录的1040万人。

餐饮业, 大学生就业, 毕业生, 就业率,哈佛,美国

餐饮业, 大学生就业, 毕业生, 就业率,哈佛,美国

餐饮业的高管向华尔街日报记者透露,包括小费在内,顶级餐厅的服务领班年收入可以达到8-15万美元。

相比起来,做帮厨可能一年只能挣到3.5-4.5万美元,而且工作时间比领班长。

纽约的Eleven Madison Park、芝加哥的Alinea等美国的顶级餐厅招聘侍应生,只有10%的求职者能应聘成功。

也许,对美国的天之骄子们来说,除了劳动强度相对低、收入又较高,餐厅服务工作还有个不错的名声:美国社会对这类工作不存在反感和偏见。

当银行家或许还会遭到大众的鄙视,服务生反而可能受到重视。既然都是打工,何必自寻烦恼、忍受异样眼光?

而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放低架子和普通服务生抢饭碗,其实并不是纯粹图赚钱。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样的工作会让那些大学四年学费超过20万美元的毕业生感到满意。

Eleven Madison的许多服务生都是CIA、康奈尔、哈佛、宾夕法尼亚大学最近的毕业生。

为了吸引青年才俊,这家餐厅着力营造教育氛围,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比如每周由经验丰富的员工教授鸡尾酒和葡萄酒课程——"欢乐一小时"。

Eleven Madison的一位老板Will Guidara称:

我们很难控制员工不要提前3、4个小时来。他们到这儿来不是光打份工,是让自己充分投身其中。

Guidara还说,他们的许多服务生跳槽去了更轻松随意的餐厅,那些同行已经形成了类似的专业氛围。

去年纽约成立了一家名叫"餐厅协作"(Dining Room Collaborative)的联网组织,旨在促进对高档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该组织的一位创始人、纽约顶级餐厅Per Se前任总经理Anthony Rudolf称,成立组织是希望

让服务生成为一份性感的餐厅工作。

Eleven Madison一位24岁的服务生Celia Erickson拥有康奈尔大学服务管理学士学位,还学过一年的CIA葡萄酒与饮料项目课程。

去年夏季刚开始在Eleven Madison工作时,她先从厨房帮工做起,那是上岗培训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初级的服务生。

Erickson说自己对管理一家顶级餐厅有了深刻的认识,

前2个月对我来说真难熬。我在学校里学了5年,现在却要等在餐桌边上。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新华社: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向已明确

华尔街见闻
 
LSAT prep from HLS-educated instructors

LSATMax includes video lessons, unlimited personal attention & support, and over 6,000 real questions from previous LSAT's. Enroll for just $299.
From our sponsors
新华社: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向已明确
Jan 5th 2014, 15:09, by xiaopi

新华网报道称,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任务要求。华尔街见闻报道,中国此前公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耕地多出2亿亩,但土壤污染严重,全国中度、重度污染土地约5000万亩,而且基本在经济发达地区、鱼米之乡。

新华社指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向应该是:

立足国情,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必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现有耕地基本稳定。承包经营权必须在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下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城镇化用地必须走节约集约之路。所有改革都必须以维护农民财产权利为核心。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经济社会关联度高,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简言之,就是公有制必须坚持,用途管制必须坚持,农民利益必须维护

新华网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守英认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公布,既让人们更全面认识土地国情,又强化了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紧迫感。紧迫感就在于由于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建设用地外延式扩张,非市场配置、价格扭曲造成土地粗放利用。一些地方以"地"谋发展,一定程度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和潜在金融风险。土地利益分配不公积累了社会问题。对此必须积极有为,以改革解决土地领域的深层次问题。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必须稳妥,因为土地制度事关我国最基础的政治经济制度,土地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成,土地又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物质载体,这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前提。刘守英说,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已内生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改革必须评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影响。而当前土地问题十分复杂,既包含农业社会的土地问题,也存在转型社会和城市社会的土地问题,牵涉利益相关方太多。而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理论准备不够充分,需要考虑现实、政策与法律的平衡。所以只能由中央统一部署,进行周密的政策设计。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坚持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用途管制制度前提下,借助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征地制度,实现我国土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从“贫民窟”走出来的15位亿万富翁

华尔街见闻
 
Curious about the benefits of meditation?

In just a few minutes daily,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relax and relieve stress. Even with a full schedule, you will want to make time for this!
From our sponsors
从"贫民窟"走出来的15位亿万富翁
Jan 5th 2014, 14:11, by tree

出身名门或者有"富爸爸"撑腰确实能赢在起点,但富裕的家庭背景并不是通往财富顶端的唯一途径。世界上很多顶级富豪都是贫苦出身。

相较于"富二代",白手起家的故事更传达出正能量。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凭借决心、勇气和一点运气,任何人都可以突破身份的桎梏,获得非凡的成就,无论这种成就是以世俗的眼光来衡量,还是以自我的目光来审视。

单从财富的角度,BI讲述了15位从"贫民窟"走出来的亿万富翁的故事(以净资产排名如下)。

15,Kenny Troutt

净资产:17亿美元(截至2013年9月,下同)

Troutt的父亲是一位酒保,在南伊利诺伊州大学读书期间,他通过卖保险筹集学费。后来他赚的大部分钱都是来自于Excel Communications,这家公司是他在1988年创立,1996年上市。两年后Troutt以35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家公司卖给了环球电讯。

如今他已经退休,并且热衷于投资赛马。

14,Howard Schultz

净资产:20亿美元

星巴克

在一次采访中,Schultz称:"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我生活在轨道的另一端,我知道轨道对面的人们过着更加幸福的生活,他们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财富,更幸福的家庭。我想要跨越这道藩篱。如今我也西装革履,但是我很清楚自己从哪来。"

Schultz赢得了橄榄球奖学金,顺利进入了北密歇根大学,毕业后去了施乐公司。不久后,他接手了星巴克,当时这家咖啡连锁店只有60家门店。1987年Schultz成为星巴克的CEO,如今星巴克在全球有超过1.6万家店。

13,Ken Langone

净资产:21亿美元

为了支付巴科内尔大学的学费,他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他的父母也将房子抵押了出去帮助筹措学费。在1968年,Langone因将Ross Perot的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送上市而名声大振。1978年他与Bernard Marcus联合创办了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该公司于1981年上市。

12,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

净资产:29亿美元

奥普拉

Winfrey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贫困家庭,但她赢得了田纳西州立大学的奖学金,并在19岁那年并成为当地电视台第一个非洲裔美国记者。

1983年,她搬去芝加哥主持一档清晨的脱口秀节目,这便是后来以她名字命名的《奥普拉·温弗瑞秀》,奥普拉成为无可争议的"脱口秀女皇"。

11,Shahid Khan

净资产:38亿美元

当Khan最初从巴基斯坦搬到美国的时候,他在餐厅做洗碗工,小时工资仅1.2美元,同时还在伊利诺伊州大学念书。如今他是美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商Flex-N-Gate的老板。

10,Kirk Kerkorian

净资产:39亿美元

为了补给家用,他在八年级便辍学了,随后成为了一名拳击手。在二战期间,他在英国皇家空军工作,最后他成了拉斯维加斯最大的度假村和酒店的建造商。

9,John Paul DeJoria

净资产:40亿美元

在10岁以前,DeJoria通过卖圣诞卡和报纸来补贴家用,后来他被送往别处寄养,在从军之前他也曾混过一段时间。

1980年,身负700美元的贷款,DeJoria创建了John Paul Mitchell Systems公司,并且挨家挨户的推销洗发水,无家可归时只能睡在自己的汽车里。Dejoria在1989年又联合创立了Patron Spirits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奢侈龙舌兰酒,这两大品牌让他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8,张东文

净资产:50亿美元

张东文

张东文夫妇1981 年从韩国移民到美国。在创立廉价时尚服装品牌Forever 21之前,他一人身兼三份工作:看门、加油工以及在咖啡店打工。1984 年他们开设了第一间服装店。现在Forever 21在全球已经有了480 余家门店,年销售额约30亿美元。

7,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

净资产:77亿美元

Lauren出生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高中毕业后,他没读完大学就参了军,退伍后便在Brooks Brothers公司担任推销员,那时候他开始思考男士的领带是否可以设计得更加出彩。于是他决定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

1967年,Lauren卖掉了50万美元的领带,次年"POLO"品牌诞生。

6,弗朗克斯·皮诺特(Francois Pinault)

净资产:150亿美元

如今Pinault是Kering集团(前身为PPR集团)的掌门人,但在高中的时候,他因为贫穷而被同学取笑欺负,1974年他不得不退学。

作为一个商人,Pinault以其"捕食者"的商业策略而闻名,他常常在市场低谷的时候以极低的成本并购小企业。后来成立的PPR集团拥有包括Gucci, Stella McCartney, Alexander McQueen以及 Yves Saint Laurent在内的高档品牌店。

5,Leonardo Del Vecchio

净资产:153亿美元

Vecchio有四个兄弟姐妹,但是因母亲无力独自抚养五个孩子,他被送往了孤儿院。长大后他曾在一家生产汽车配件模具和镜框的工厂里工作,这使得他的手指受到严重的伤害。

23岁那年,他创立了自己的模具店,专门生产眼镜框。现在他创立的Luxottica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镜和医用护目镜生产商,旗下品牌包括雷朋眼镜、奥克利眼镜、亮视点等。

4,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净资产:200亿美元

量子基金索罗斯

索罗斯是一位美籍犹太裔的传奇投资者。在早年,为了避免纳粹的迫害,他扮作匈牙利农业部职员的教子。1947年,索罗斯逃离匈牙利搬到伦敦的亲戚家。为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他在餐厅做过服务生,也做过搬运工。

毕业后,索罗斯在一家纪念品商店工作,后来才在纽约一家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1992年,索罗斯成功狙击英镑,这让他一战成名同时也一夜暴富。

3,李嘉诚

净资产:310亿美元

李嘉诚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李嘉诚全家逃难到香港,但是在他15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他当过店员、推销员。

上世纪五十年代年他创办了长江实业,一开始公司的业务是生产塑胶,后来拓展到地产。

2,Harold Simmons

净资产:400亿美元

Simmons如今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他从小在"棚户区"长大,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后来他成功考入德克萨斯大学并获得经济学的本科与硕士学位。

Simmons人生的转折点在于首次购入连锁药房,后来卖了5000万美元。此后他成为了企业并购方面的专家。

Simmons最近刚过世,享年82岁。

1,Larry Ellison

净资产:410亿美元

Ellison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他的母亲是一位单亲妈妈,他由芝加哥的叔叔阿姨抚养长大,阿姨去世后,他从大学辍学,此后的八年时间里他都在加利福尼亚打零工。

1977年他创立了软件公司甲骨文,如今甲骨文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一个资深记者的感慨:25年目睹经济之怪现象

华尔街见闻
 
Start taking a college level music theory class today.

This beginner class is now accessible to aspiring musicians of all ages. Learn all of the basic concepts in an easy to follow manner.
From our sponsors
一个资深记者的感慨:25年目睹经济之怪现象
Jan 5th 2014, 13:05, by Guevara

华尔街日报资深经济记者David Wessel回顾了从业25年来让他觉得出乎意料的经济现象,他指出,从前的他绝对没有想到,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美国始终对金融危机缺乏抵抗力。

美国中产阶级并没有变得更好

1998年时,我和同事Bob Davis曾认为,美国正处于中产阶级膨胀的繁荣时代。但我们错了。我们成功的预见了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力,但没能预见到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差距的加大。

1987年至今,美国人均产出增长了45%,这是个不小的进步。但这一增幅仅为之前26年中(1961-1987)90%涨幅的一半。

对中产阶级而言,过去25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家庭现金收入的中位数增长勉强与通胀保持同步。加上医疗保险和其他非现金收益,家庭收入才有较大增长。经过通胀调整后,一个典型的、全职工作的美国人2012年的收入为49398美元,不及1987年的50166美元。

钱都去了哪呢?

财富都很不均匀的流入了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比如教授、华尔街和硅谷的成功人士。技术发展和全球化青睐教育精英。各个领域顶尖人才的收入增长要远快于中间阶层。

不同的统计方法呈现出的差异或许有所不同,但趋势是清晰的:最新的数据显示,从1962至1987年,5%收入最高的家庭的收入占比从15.7%上升至17.2%,2012年进一步升至21.3%。旨在进行财富再分配的税收等手段也未能扭转贫富分化加剧的趋势。

中国的表现出人意料的好

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所说,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在美国增长最快的时期,每30年生活水平能翻一番。但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生活水平每10年就翻一番。中国做得非常棒。

1987年时,亚洲最大的经济体还是日本,那时中国增长虽然很快,但极少有人认为这种增长会持续太久。萨默斯最近表示:"中国的超速增长的持续时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也是有史以来最久的。"

萨默斯认为这种增长可能将不再能持续,他或许是对的。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国的巨大成就:世界银行估计,1978年以来的改革让中国将至少5亿人从贫困中解放出来。

911并未对经济造成持久伤害

2001年9月11日,当让飞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那一刻,我们都明白美国从此就不一样了。911事件直接导致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以及原来绝对不会被人们容忍的严格的机场安检。

当时,人们认为经济也会因此受到冲击。安检的成本是昂贵的,我们也很难去衡量这么做是否值得:没有人知道机场和公共场所的安检点会让多少恐怖分子望而生畏。

但从整体经济来看,911并未对生产力造成严重冲击。之后的12年中,每小时平均产出增长了2.1%,和此前12年的增长2.2%基本持平。

美国在金融冲击下显得非常脆弱

1987年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都认为,美国永远不会受到类似大萧条的威胁。但或许我们都聪明过头了。当年美国股市就暴跌,1987年金融危机拉开序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中,同样的故事一再上演。

美联储努力让人们相信,金融系统已经建立了一套足够安全的监管体系。但2008年金融危机再次打破了人们的错觉,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监管并没能避免金融冲击的威胁。整个金融体系只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全国的房价永远不会下跌。

归功于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我们成功避免了一场大萧条2.0版,但却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如今的失业率仍然位于7%的高位,这么高的失业率仅在衰退中才会出现。而且,在系统再次被测试之前,没有人直到目前的监管是否足以避免危机再度上演。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22位成功投资者的最佳理财建议(上)

华尔街见闻
 
Shop Adidas

Run better, look better, feel better with running gear favorites at Adidas. Find select styles up to 40% off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22位成功投资者的最佳理财建议(上)
Jan 5th 2014, 08:43, by 若离

投资, 美国股市, S&P 500, PIMCO, Vanguard

辞旧迎新之际,华尔街日报向一些知名投资者和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做了一项调查,请他们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一条最佳财务建议。

华尔街见闻也借此新年规划之时整理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这些成功人士的见解。

你觉得再出名的经济学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去年的诺奖得主席勒说,他上世纪80年代初逢低入手股票,此后标普的回报指数涨了2000%。这项投资还给他带来灵感,写下了获得诺奖提名的名作。

正像收集这些建议的记者们提醒的,应该慎重看待这些建议,它们与枯燥无味的说教相差十万八千里。

1、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

我得到的最好建议来自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论文顾问Franco Modigliani。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告诉我,股市非常接近触底,出现了买入信号。

得知这样的建议,即使当时学院派的传统思维是投资应该更多样化,我也几乎全都投资了价值型股票。

直到世纪之交,大概1999年以前,我都没有大幅减持。

我很仔细地通读Modigliani和Richard Cohn合著的论文,那篇文章于1979年发表在金融分析期刊上,名为"通胀、理性估值与市场"。

它的结论是股市被低估了50%。

实际上,那样的结论还是保守估计。1982-2000年,标普500的总体回报指数上涨了大约20倍。

我认为这项投资建议是又一个奇迹,它启发我创作"股价是否波动太大,以至于此后的股息变化已经无法解释这种波动?"一文,发表在1981年的《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

评审诺贝尔奖的委员会也特别提到了这篇作品,列入科研背景的论文。

所以,Modigliani的这项建议不但让我收获了很可观的回报,而且给我赢得诺贝尔奖带来帮助。

投资, 美国股市, S&P 500, PIMCO, Vanguard

2、职业体育经纪人、保健行销公司Boras Corp.创始人Scott Boras

我的劳动法教授曾经告诉我:生意和金钱不能带来温暖的感觉。

别人谈论你的那些话有95%都会是负面评论。但别忘了,那意味着你的工作干得不错。

3、神经学专家、资产管理公司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投资经理William Bernstein

我得到的最佳财务建议来自小弗雷德·施韦德(Fred Schwed)的那本经典之作《客户的游艇在哪里?》(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

那部作品1940年首次出版,施韦德在书中写道:

和生活中那些令人百感交集的经历一样,如果我们失去重要的资金,文学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那种滋味。

艺术无法告诉一个未经人事的女孩为人妻、为人母真实感觉怎样。

要描述你失去过去拥有的大笔钱有何感受,我也不可能在此提供一种适合的说法。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段话。理财从来都不是理论上的操作。在你预计日后成就的时候,你的证券投资损失始终都有密切关系。

4、财务咨询公司Source Financial Advisors的首席执行官、帮助富有客户渡过离婚期间财务规划的专家Michelle Smith

我的曾祖母告诉我:永远不要丢掉自食其力的本领。

5、共同基金公司Vanguard Group董事长John C. Bogle

持有股票的最佳方法是持有一只指数基金。

6、共同基金公司PIMCO创始人、联席投资官格罗斯(Bill Gross

在投资入场和离场方面,投资者的生物钟至为关键。

拿公鸡打鸣来比喻,假如正常起床时间是早上6点,有些投资者才过午夜就醒了,相当于离市场触底和见顶的时间都太早。

还有些投资者上午10点、11点起床,又太晚。

要学会了解自己的生物钟一般何时歇息,努力让它清晨6点就响。

7、热门漫画《呆伯特》(Dilbert)作者、"事事不如人还能做大赢家"(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作者Scott Adams

我获得最棒的理财建议是:抬高自己的身价,静观其变。

人并不擅于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

我的演讲开始对外收费时,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定价。

一位导师告诉我,出一个相当高的价格。客户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报价,还提出负担我的差旅费。

此后我就再也没有低估过自己。

8、老牌美国职业棒球强队纽约扬基队联席董事长Hal Steinbrenner

我父亲一直给我们子女灌输这样一种金钱观:直截了当、诚实坦白。

不要拿别人的钱财当儿戏。

有些生意做得成、有些做不成就是因为这点。

总体来说,这也是生活中很好的处世之道,没有任何缺点。

9、纽约南区联邦法庭法官Jed Rakoff

43岁那年,我向一位师长、前纽约州州长Hugh Carey的法律顾问Judah Gribetz透露,我考虑去做联邦法官。

他问我:"你为自己(3个)女儿的大学学费存了多少钱?"我承认没存多少。

他又说:"如果总是担心钱财的事,法官是无法真正独立的。在你还没存够钱供所有的孩子读完4年大学以前,不要行动。别忘了,这段时间大学学费涨价的速度是(预计)通胀率的2倍!"

虽然我后来花了9年时间达到存款的目标,可是,当我努力做联邦法官时,我就知道自己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可以高枕无忧。

10、嘉信理财集团(Charles Schwab Corp.)董事长Charles Schwab 

一个朋友对我说:你最好去当老板,行动起来,自己创业吧。

11、资产管理公司Lebenthal Holdings首席执行官Alexandra Lebenthal

仔细读所有的公告和招股说明书,别指望你的理财顾问替你代劳。

人人都有责任了解自己在投资什么。

12、金融研究公司晨星首席执行官Joe Mansueto

投资者应该像公司老板——商人那样思考,不能像房东那样。

大部分商人都不会一早起来就问是不是该卖掉自己的生意。

如果他们有一家披萨店,就不会盘算着要不要改行开一家鞋店。

他们有耐心和毅力,想方设法更了解自己基本的业务,这样可以尽可能久地得到最多的回报。

股市的波动性在很多方面误导了投资者。基本业务的价值不会像股价变得那么快。你真不必日复一日紧紧盯着不放。

你能有所行动符合很多的利益。顾问和经纪商可以赚到用尽,基金公司也希望你把资产交给他们打理。

投资界有很多力量在发挥作用,推动大家行动,就是没有哪种力量鼓励你按兵不动。

但你不应该听从他们行动。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微软CEO难产的背后

华尔街见闻
 
Shop Best Buy

Find this week's deals in computers, cameras, phones, and more! Choose store pick up or other shipment options.
From our sponsors
微软CEO难产的背后
Jan 5th 2014, 06:21, by 阳光

早在四个月之前,微软CEO斯蒂夫·鲍莫尔就宣称自己准备退休,与此同时微软表示他们最迟将于2014年夏天之前选定下一任CEO,而据熟悉内情的人士透漏,董事会则希望在2013年年底就能够选定新任CEO。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候选人都没有确定下来。

在解答微软CEO难产的原因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微软董事会权力状况。一个自以为是的创始人,一个行将就任的面临巨大改革压力的CEO,还有一个力求推动变革的投资者。

现任CEO的去向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如果鲍莫尔卸任之后依然呆在董事会,那么微软将会变成一个"怪胎"—有两个前任CEO担任公司董事,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公司中只有8家是这样的情况。作为微软的奠基人之一和担任了微软CEO长达19年的鲍莫尔会不会留在董事会,微软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表态。

据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那些对微软CEO职位感兴趣的外部高管表示他们非常关注鲍莫尔的去向问题。微软历史上曾经就出现过新任CEO与依然坐在董事会的前任CEO分歧严重的例子,辉瑞制药的前任首席执行官Hank McKinnell 在2013年10月份接受采访时说:"前任CEO继续呆在公司的董事会里是非常不好的,公司将难以实现大的变革"。

鲍莫尔最近的几项战略决策在董事会和投资者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就在他宣布自己即将卸任不到是10天,他就宣布收购NOKIA,将微软带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同年夏天,他还对微软的组织架构和业务进行了广泛调整。熟悉他的人都在质疑当他的继任者要改变他之前的决策时,鲍莫尔能不能保持克制,董事会又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鲍莫尔在2000年接手比尔盖茨的CEO职位时,就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两人之间的权利斗争在鲍莫尔任期的早些时候耽误了不少重大决策,最后微软的董事David Marquardt 等人介入才化解了这一危机。

比尔盖茨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作为微软的董事会主席和资深技术专家的他自然不会在关系公司未来的事上置身事外。

ValueAct资产管理公司是一家对冲基金巨头,该公司在2013年买入了大约20亿美元的微软股票,得到了一个微软的董事会席位, ValueAct资产管理公司Mason Morfit有望成为微软历史上唯一不是由微软董事会选出的董事。Morfit的加入可能会使董事会的局势变更加复杂,他是一个激进的改革派,曾多次批评微软董事会的决策。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2014年美联储高官首次讲话小结:下一步QE行动还不确定

华尔街见闻
 
2014年美联储高官首次讲话小结:下一步QE行动还不确定
Jan 5th 2014, 04:21, by 若离

美联储, FOMC, QE, 失业率, 利率,美国

近两日几位影响美联储决策的高官新年首次公开表达对美联储当前及今后政策的看法,从中可以发现,虽然去年12月的FOMC会议决定今年1月开始缩减QE,但美联储决策层对哪种方式最适合今后退出QE还很有争议。联储主席伯南克虽然看好经济前景,重申低利率承诺,而拥有今年决策投票权的鹰派高官Plosser倾向于更快退出QE,预计美联储未来可能更大幅度削减QE。

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美联储希望,在终止QE以前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市场持续好转,并且开始考虑缩减自身逾4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

根据这些高官新年首次公开讲话的主要观点,华尔街见闻按他们各自的倾向分别做了如下整理:

鹰派

   ·  拥有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今年投票权的费城联储主席Charles Plosser

通胀是美国面临的长期问题,可能有通胀过高的风险。

美联储未来可能更大幅度削减QE规模。

如经济继续增长走强,没有理由不希望加快缩减QE的速度。个人倾向于更快些,宜早不宜迟。

若美国银行业开始过快地释放总额达2.4万亿美元的超额准备金,美联储可能不得不激进加息。

怀疑美联储副主席、下届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青睐的"最优控制"方法能否适用。

华尔街见闻注:根据最优控制的观点,美联储可以用模型算出达到短期利率目标的最佳路径。只要失业率与目标的差距远高于通胀率,即使为此通胀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略高于美联储的目标,也可以继续保持低利率。

   · 没有今年FOMC投票权的里士满联储主席Jeffrey Lacker

就业市场达到美联储目标,所以美联储会继续考虑缩减QE。

今年经济增长2%左右,今明两年通胀将回升至2%,但回升有不确定性,美联储对此密切关注。

去年底美国两党达成预算协议,政府通过了预算案立法,避免了财政危机,这是经济发展的利好。

鸽派

    ·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过去4年美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负面因素现在影响减弱,预计增长可能回升。只要需要就会实行刺激措施。

即使失业率跌落6.5%,也很可能长期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困扰美国前景的一大问题在于,过去几年的经济动荡是否长期摧毁了美国劳动者的生产力。解决这个问题对美联储制定长期增长预期很重要。

今后如希望收紧信贷,美联储可能要将目标利率换为回购利率这类利率。

   · FOMC副主席、纽约联储主席William Dudley

还不完全了解大规模购买资产的项目怎样放宽金融市场的环境,还有许多争议。

退出QE的货币政策会怎样发生,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会怎样,这些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美联储可以很有把握地推测,现有的工具会很好地发挥作用,但无疑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

现阶段,清楚地沟通政策意图变得极其重要。


此外,美联储这轮开放式QE的启蒙者、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Michael Woodford也在呼吁美联储加强对外沟通。

Woodford指出,现在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和美联储设定的收紧货币政策门槛——6.5%的失业率相差不远。

去年6月,伯南克说可能在失业率降至7%的时候结束QE,而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去年11月的失业率降至7%,创5年新低。

Woodford因此敦促美联储更明确在何种经济环境下会考虑上调利率。

2009年以来,美国GDP增长大多接近2%,但今年第三季度年化增长率突破了4%。一些人由此预计,美国长期潜在GDP增长率也不再会停留在3%左右的水平。

路透指出,如这样的预测无误,那么美联储的超级宽松政策可能方向有误。

美联储, FOMC, QE, 失业率, 利率,GDP,美国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为什么沙特害怕伊朗的崛起?

华尔街见闻
 
LSAT prep from HLS-educated instructors

LSATMax includes video lessons, unlimited personal attention & support, and over 6,000 real questions from previous LSAT's. Enroll for just $299.
From our sponsors
为什么沙特害怕伊朗的崛起?
Jan 5th 2014, 02:27, by Shox

为了遏制伊朗的代理人在中东地区的势力,沙特向黎巴嫩政府提供30亿美元军事援助,武装它的代理人打击境内由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武装,同时对抗同样受德黑兰支持的叙利亚阿萨德政府。

沙特独立学者Mai Yamani在Project Sydicate上撰文称,沙特正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其在中东地区的统治地位。一个摆脱制裁伊朗让沙特担心失去伊斯兰世界领袖的地位,而这场代理人的战争将测试沙特与美国同盟的真正牢固程度。

"阿拉伯之春"革命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沙特主导的中东固有政治格局。沙特的老朋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他现在正在沙特利雅得避难)均已被推翻。

沙特最初的反应是用石油美元加强对仍然"健在"盟友——约旦、黎巴嫩、巴林——的支持。接下来沙特支持埃及军方取缔穆尔西背后"穆兄会"行动,这意味着沙特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挑战美国的意志

2013年叙利亚问题成为了沙特关注的焦点,沙特王室现在是反政府武装逊尼派穆斯林的主要资助人,站在阿萨德政府背后的则是什叶派伊朗,以及在黎巴嫩境内的真主党。

由于叙利亚政权得到俄罗斯的支持,沙特可能仍然将需要其最主要盟友美国的保护。但是沙特王室现在不愿意在得到美国的首肯后再行动,并正开始挑战美国的意志。随着美伊过渡性核计划协议的达成,沙特现在担心被盟友美国抛弃的威胁

由于奥巴马在实际上在叙利亚化学武器红线上作出了让步,沙特的结论是美国已经不是22年前的那个盟友,当时50万美军进驻中东把萨达姆·侯赛因的伊拉克军队赶出了科威特。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一直认为,美国和伊朗战略利益本质上没有冲突,1979年伊斯兰革命至今只是一段非正常时期。在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政权才是美国在中东和南亚的基石。沙特以及其他的中东王室都明白这段历史,并且害怕历史重演。

当然,沙特王室明白美国希望与伊朗达成协议的深层原因。军事行动不能轻易终结伊朗核计划,轰炸不能摧毁伊朗已经掌握的核技术。制裁虽然不能停止伊朗的核计划,但却能大幅摧毁德黑兰政权的力量。但是现在与沙特期待中的更严厉的制裁不同,奥巴马却正在放松压力。

沙特最担心的问题不仅仅是伊朗的核能力,而是核计划可能让伊朗追求的地区霸权最终合法化,而这在过去30年中从来没发生过。更深层次的威胁是,伊朗最终的目标是麦加圣地,伊朗要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

这就是伊朗仍然希望国际社会继续制裁伊朗的理由。没错,即便没有经济压力,伊朗也已经对阿拉伯世界政治造成了巨大影响,但是事实上正是美国推翻了萨达姆领导的少数派逊尼派穆斯林在伊拉克的统治,最终让一个得到伊朗支持的什叶派穆斯林政府掌权。

让事态更令人困惑的是,沙特王室手中的王牌"石油"效力正在下降。新能源,特别是美国本土的页岩石油减少了美国对沙特的依赖。如果2014年放松制裁的协议最终达成,伊朗和伊拉克"什叶派"原油将涌入市场。到这个时候即便沙特仍自诩是伊斯兰"两圣地的守护者",它可能也无法确保穆斯林世界领袖的地位。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