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3日星期日

华尔街见闻: 一张图系列:全球经济谁快谁慢一目了然

华尔街见闻
 
Own a Kindle?

We find the best deals on Kindle books for you. Just tell us which genres you love and we'll do the rest. The best part? It's completely free!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一张图系列:全球经济谁快谁慢一目了然
Apr 13th 2014, 05:53, by 金泽

发达经济体走强,新兴经济体衰退,这是近年来的市场主题之一,而判断一个地区经济的好坏,市场数据编纂机构Markit每月统计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下图为大家统计了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的全球主要地区PMI变化情况:

PMI
Markit每月对2万家以上的公司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对就业、产出、新订单、价格、库存等方面的评估。指数高于50(绿色)表明行业扩张,低于50(红色)则表明萎缩。排名根据3月最新数据。

由上图读者可以直观的看出,英国、爱尔兰、阿联酋是近期增长最快的三个地区,尤其是英国建筑业PMI,已经连续5个月位于60之上,连续11个月位于50之上;同时法国、意大利、以及整个欧元区收缩情况比较严重。中国3月制造业PMI创下2011年11月以来最大降幅,排名与印度、俄罗斯等国归入一个梯队。

自由标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希腊国债受热捧 市场疯了吗?

华尔街见闻
 
Own a Kindle?

We find the best deals on Kindle books for you. Just tell us which genres you love and we'll do the rest. The best part? It's completely free!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希腊国债受热捧 市场疯了吗?
Apr 13th 2014, 07:43, by 莫西干

上周,希腊似乎成功扭转了其国债在欧债危机中留下的"人见人抛"的臭名,在欧债危机平息以后首次成功标售五年期国债。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希腊国债给予了相当的追捧,最后的结果显示,希腊成功发行30亿欧元五年期债券,达到了预期发售规模的上限,同时标售利率也只有4.95%,低于普遍预期的5%+,认购规模高达200亿欧元,这意味着认购比高达6+。

是什么导致市场对希腊国债的需求如此旺盛的呢?毕竟应该记住,希腊主权债务占其GDP的比重仍高达接近180%的水平,乐观者也仅仅预期希腊经济今年才能勉强走出衰退(危机中希腊已经损失了名义GDP的25%),希腊失业率仍高达27%,希腊街头仍不时爆发反紧缩的示威游行活动,本届希腊政府也仅仅能获得国会脆弱的多数席位支持,希腊甚至还可能需要国际债权人的第三轮救助。市场参与者是"伤疤没好就忘了痛"了吗,毕竟针对私营部门的希腊主权债务减记(PSI)事件过去才2年时间。

然而,从"底线思维"上看,也的确存在应该追捧希腊国债的理由。

第一,本次希腊发行的国债是在英国法司法管辖权下发行的。在2年前的PSI减记事件中,被减记的希腊国债都是在希腊本地法司法管辖权下发行的,国债债权人并没有强行减记之前在英国法司法管辖下发行的希腊国债,同时考虑到当前大部分希腊主权债务都是由三驾马车所持有,因此,未来希腊再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已经大幅减少,因为再次对私营部门债务实施减记的减负效果已经很小,而且私营部门持有的希腊国债现在都是在英国法的司法管辖下,过去官方不敢强行减记这部分债务,未来也不大可能有动它们的主意。这意味着,未来希腊债务的减负更可能来自某种官方部门的帮助——对此欧元区领导人已经有所暗示。

第二,无论是否巧合,在上周希腊发债前,对使用货币政策解决欧债危机持强硬态度的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先后意外的发表了"实施QE并非不可能"和"容许欧元区国家暂时离开来重拾竞争力会毁灭货币联盟"的言论。

作为德国在欧洲央行的利益代表人,魏德曼的表态似乎说明了欧洲央行内部已经取得了一个共识——欧元区是一个"共荣共辱"不可分割的集体。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暗示,因为这意味着,希腊的事情不仅仅只是希腊的事情,欧债危机的爆发本身已经证明了,欧元区一个国家的问题都会传染给其它国家,而且虽然当前欧债危机已经暂时平息,但根源问题仍未解除,如果欧元区经济无法重拾强劲的经济增长,危机随时可能死灰复燃,欧元区的社会已经无法再遭受一次危机的冲击,欧元区领导人理应明白到,当前的平静是欧元区自我救赎的唯一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个"欧猪"国家葡萄牙正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退出救助计划,重返资本市场融资,同时早一步退出救助计划的爱尔兰也在稳步前行。

虽然有些阴谋论的感觉,但这可能只是"底线思维"的体现——要让欧元区重拾经济增长,首先必须要保证"欧猪"国家私营部门信贷的稳定供应,而欧债危机造成的各国国债收益率的分化,导致了"欧猪"国家私营企业信贷成本高昂(因为各国国债是国内借贷成本的参考基准)。只有把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重新打通,欧元区经济才有全面复苏的希望。

不知道是否巧合,上周希腊成功发行国债以后,可能是受美国市场避险情绪的影响,希腊五年期国债收益率马上"大涨"了32个基点(如下图所示)。而本周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再次讨论实施QE购买欧元区国债的可能性,甚至有内部消息称可能会购买"欧猪"国家国债。

欧元区"底线思维"的本质可能是,货币联盟本身就是一条"单行道",出现部分倒退可以,因为内部利益的妥协和结构性的调整总需要一些空间,但决不能出现往回跑的情况。正如魏德曼所说的"货币联盟是一个带来稳定的联盟",第一轮欧债危机欧洲央行的"怠慢"给各国带来必要的结构性调整的压力,这可以认为是"倒退",而如果当前欧洲央行不给欧元区经济快速反弹提供便利,这种"倒退"可能就要变成"往回跑"了。

文章分类: 
自由标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告别华尔街 一路向西

华尔街见闻
 
Own a Kindle?

We find the best deals on Kindle books for you. Just tell us which genres you love and we'll do the rest. The best part? It's completely free!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告别华尔街 一路向西
Apr 13th 2014, 06:26, by 林建建

华尔街已不再是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人士的职业归宿了。现在他们想去哪儿工作呢?

时至今日,Antonio García-Martínez依然记得那种窒息的感觉。2008年春,32岁的他是高盛的程序员,负责设计信贷违约掉期(CDS)并为之定价。当时CDS刚把华尔街第六大投行贝尔斯登公司掀翻,并且很快将会把另一家享有声誉的投行——雷曼兄弟也撂倒。

高盛三年,García-Martínez也曾勤勤恳恳。每天在巨大的压力下工作15个小时,饱受着包括荨麻疹和肠道激惹综合症等病痛的折磨。回忆中,贝尔斯登公司倒下以后,整个华尔街已是山雨欲来,人人自危。

信贷泡沫已经破裂,只觉有更大事情将要发生。

信贷市场跨了,高盛的利润大幅下滑,开始裁员。连续几个月,García-Martínez都想离开高盛。但是动荡的金融市场让他别无选择。银行们都不招人了,他打算跳槽到高盛竞争对手那里的计划也泡汤了。

幸好当时在美国还有一个地方的公司愿意雇佣有才华的程序员。他们并不在意前来应聘者,是否曾经在华尔街设计投机性的金融产品。那年春天,García-Martínez向一家硅谷的创业公司投出了自己的简历。因为这家名为Adchemy的公司在《纽约时报》上"吹嘘",明年会向员工支付三倍的薪水。为了参加这家高科技广告创业公司的面试,他坐飞机从纽约一路向西。一周以后,他在高盛的交易大厅里接到了Adchemy的工作邀请。

大家仍在用力地划着桨,而我已经穿上了救生衣,硅谷成了我的救星。

随后的六年中,前所未有的人追随着García-Martínez的脚步,逃离了华尔街转投绿草如茵的硅谷。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家、交易员、金融工程师以及华尔街的其他工作者们从来没有放缓逃离金融行业的步伐。他们来到硅谷的原因有很多。他们坚信,华尔街来去匆匆的日子已渐渐远去。他们渴望一种更简单的生活方式。他们期待在彭博终端的橙线与黑线之外,找到人生的乐趣。当然他们也期待这里会有更高的报酬。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1万人从纽约迁往加州,创下2006年以来最大的迁徙潮。当然,其中究竟多少人是从华尔街过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硅谷高科技企业就业数据来看,华尔街过去的人占了很大一块。

全球最大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的数据显示,谷歌的4.75万员工中,有1200人曾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投行工作过。顶尖投行们还培养了至少750名苹果员工,260名雅虎员工和175名facebook的员工。Uber是一家正处于"野蛮生长"中的打车公司,其CEO Travis Kalanick称,招聘的员工中有10%到15%是来自金融服务行业的,仅高盛的就占了5%以上。

在第一次互联网大繁荣时离开了雷曼兄弟的Peter Hébert,现在是风投公司Lux Capital的联合创始人。他说,从金融行业跳槽来硅谷找工作的人多的让他喘不过气。仅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来自银行家的简历数量显著地增加。Hébert说:

以前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是大学生们就业香饽饽,但是现在变成了(硅谷)的创业公司。

那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那波不小的迁徙潮就不难解释了。银行们裁掉了成千上万的员工,即使留下来的员工的奖金也被大幅削减,每周却仍然需要工作80到100小时。整个行业的利润也受到了新监管规定和全球金融市场下挫的威胁。

更出人意料的是,如今华尔街的元气已经恢复的差不多,而股市也在创新高,但是员工却依然放弃金融选择了科技行业。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硅谷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数据显示,在未来的三年中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能够提供50.4万个新工作岗位。相比之下,金融和保险行业只能新增37万个岗位。

硅谷一度以精致的、杰出的互联网产品或硬件产品而闻名于世。但时下硅谷那些炙手可热的创业公司们却继承了华尔街"吸金"的衣钵。

它们有些是支付公司,例如Square和Stripe那样作为金融服务中介从每笔交易中收取一定手续费以实现盈利的公司。而LendUp这样的创新在线借贷服务公司则利用互联网来做传统的银行和经纪业务。来自华尔街的年轻员工们不仅为公司带来了销售技巧,还給公司注入了信心。

Saad Siddiqui也曾是华尔街的"难民"。这位前华尔街投行分析师在2012年离开华尔街去了思科。现在他在大数据软件公司Informatica负责企业发展与风险投资交易,赚的比在华尔街的时候还要多。但是他说是硅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钱把他带到了这里。现在,他周末会去徒步旅行,空余时间会参加搏击和网球课程。来了这里以后,他减去了40磅在银行里攒下的赘肉。说:

就算收入比华尔街少,人们还是愿意来这里工作。

我都不记得接了多少个纽约投行的朋友的电话了,求我在这边給他们找个工作。

第一次想到要收拾行囊搬到加州,Siddiqui也曾惴惴不安过。但是他很快习惯了硅谷的生活。(他曾经特别困惑,为什么硅谷的办公司下午5点半就没人了。)跟其他从华尔街来这里找工作的人一样,他发现这里有很多工作机会。工作的周遭是随处可见的前华尔街员工,并且越来越多。一个月之内,他有8个纽约的朋友也相继来到了硅谷,其中绝大部分曾经是做金融的。经过了最初的调整和适应,这些银行家们都把硅谷当成了自己的家:

新的工作,新的房子和新的身份。

Siddiqui说:

我那个曾经在纽约摩根大通工作的朋友,现在在谷歌。他俨然成了谷歌的粉丝,整天带着谷歌眼镜到处走,女生们都快被他逼疯了。

文章分类: 
自由标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高盛:动能股强势难再,并非二次科网泡沫来临

华尔街见闻
 
Dog-Lovers' Tees.

Unleash yourself and shop our special collection of tees and accessories for you and your pooch.
From our sponsors
高盛:动能股强势难再,并非二次科网泡沫来临
Apr 13th 2014, 08:35, by 林建建

高盛上周与客户的讨论聚焦于两个话题:动能股反转和2000年3月科网泡沫与今天的比较。客户提问最多的两大问题:

动能股反转趋势何时结束?

抛售动能股会否像2000年科网泡沫灭时那样造成整个市场暴跌?

高盛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认为,标普500指数在未来几个月很有可能会重拾升势,但是动能股却难再强势了。

如图所示,过去一个月,动能股跌幅达7%,月度业绩糟糕程度可以排在1980年以来所有糟糕业绩的前10%。

高盛在分析了动能股历史(下跌趋势)运行模式之后认为:

a). 在上月下跌7%的情况下,接下还有70%的可能会继续下跌;

b). 如果现在动能股遵循历史轨迹运行的话,未来三个月将会继续下跌3%;

c). 而且遵循历史轨迹运行的话还有25%的概率会进一步下跌7%或者现在两倍于现在跌幅的下跌空间;

d). 不管什么时候下跌趋势终结,动能股通常不会再领涨了。过去一年中表现最好的股票一旦开始下跌,基本上不可能再跑赢大盘了(见下图)。

自1980年以来动能股反转的情况出现了46次,期间标普500指数的表现显示,大盘将在未来六个月稳步攀升并实现了约5%的平均涨幅现在标普500指数为1815点,增长5%则意味着指数将会攀升至1900点上方,符合高盛此前对2014年末标普500指数的判断。

不过高盛否定了这是第二次科技和互联网泡沫行将破灭的说法。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会本能地把当前的情形和2000年3月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见顶联系起来。当年科网泡沫破裂最终令标普500指数跌了50%,用了7年时间才再创新高。而作为"科技股大本营"的纳指更是暴跌了75%,即便是现在也还要再涨25%才能达到14年前创下的历史高点。

高盛认为,当时和现在情况的不同,比两者的相似更加重要,并且最近动能股暴跌的动能很可能会减弱。

以下是高盛对当年和今天市场情况差异的比较:

1. 这一次动能股的回报曲线相对平缓。尽管1年期的回报率大体相似(今天的22%,2000年的18%),但是2000年的3年和5年的回报曲线更为陡峭(分别为51%比107%,161%比227%)。

2. 今天估值仍然相对较低。今天的标普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为16倍,而2000年大顶时为25倍。今天市账率为2.7倍而当年是6倍多。今天的企业价值/销售额比为1.8倍,而当年是2.7倍。

3. 今天的市场更加平衡。当年之所以被称为科网泡沫是因为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们的营收只占标普500指数的14%,但是市值却占到了指数的33%。今天的科技股市值和营收占标普500指数的比重都是19%。当年市值最高的五大公司占标普500指数18%的市值,而今天只占11%。

4. 今天的盈利增长预测并不像当年那样激进了。2014年的每股盈利增长预期为9%,而当年则是17%。

5. 今天利率比当年低多了。2000年,3月期和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分别是5.9%和6%,而今天分别是0.05%和2.7%。

6. 今天新股发行数量减少了。2000年一季度,有115家公司上市共集资180亿美元,而2014年一季度,只有63家公司上市集资110亿美元。

 美国金融博客zerohedge认为尽管这些点都很有道理,但是高盛忽略了两个会带来巨大影响的问题:

第一,当时和现在分别有占全球GDP比重多少的债券是由世界主要国家央行持有的?

第二,当时和现在,包括中国和美国的影子银行在内,全球的杠杆率究竟是多少? 以及现在有市值数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而当时呢?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科技泡沫魅影重现:投资标杆老虎基金“虎崽”又遭重创

华尔街见闻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科技泡沫魅影重现:投资标杆老虎基金"虎崽"又遭重创
Apr 13th 2014, 08:39, by 若离

科技股, 科技股泡沫, 互联网公司, 对冲基金, 老虎基金近一个月来科技股屡遭血洗,本世纪初的科技股泡沫破灭阴影又笼罩在许多投资者心头。上次科技股泡沫就曾让传奇对冲基金老虎基金(Tiger Management)破产收场。这次以老虎基金投资风格为标杆的"老虎系"基金再度因重仓科技股遭重创。

今年3月,去年高涨的Facebook、特斯拉、亚马逊等美国热门科技股开始节节败退。英国《金融时报》采访的一位追踪"老虎系"基金投资者估计,占全体对冲基金约49%的"老虎系"基金当月损失为史上第三高,仅次于2008年9月和2011年9月。

"老虎系"基金公司Philippe Laffont旗下主力基金规模70亿美元,3月投资者赎回合计20亿美元。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被迫召开会议向投资者解释为何亏损。连Lone Pine和Viking这样的老虎系佼佼者也因大量持有科技股未能幸免。

一些对冲基金经理解释,老虎系今年的表现也许是源于,在股市上扬时期,即使是专业的选股者也很难对所有个股一视同仁。

对冲基金传统的多空策略集中挑选少量个股,押注它们的股价未来涨跌,但在大盘几乎集体走高时就会挤压它们的盈利空间。许多老虎系基金因此侧重于根据价格趋势变化的动量进行交易。而如果市场情绪开始改变,这类动量交易的风险就会增加。

独立对冲基金投资公司Paamco挑选多空股票对冲基金的负责人Alper Ince称:

那些专业的选股者持仓越来越形成共识,特定的交易人满为患,这带来了伤害。

虽然"老虎系"基金3月损失惨重,但目前还不清楚他们今后是开始抛售科技股,还是信心并未动摇,选择继续持有。

一手缔造200亿美元老虎基金帝国的创始人Julian Robertson当年认为互联网公司估值高得危险,说自己不会投资那些公司的股票。

讽刺的是,引领一众"老虎系"选股精英的Robertson却因为投资科技股亏损得更多。到1999年底,投资者撤资数十亿美元。

2000年3月,Robertson决定关闭老虎基金。当时距离他警告科技股泡沫破灭还未满一年。

以下左图可见股票型对冲基金今年回报远不及标普500股指。而右图展示的特斯拉、Facebook和Twitter等美国科技股遭抛售又产生恶性循环,使更多投资者担忧科技股泡沫破灭。

科技股, 科技股泡沫, 互联网公司, 对冲基金, 老虎基金

今年3月以来,以互联网、生物科技、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热门股出现了大幅回调。本月初路透报道分析认为,此前高歌猛进的这类股票今年面临更多的下行压力,它们的估值仍然高不可及。

华尔街见闻网站文章本周五援引的彭博观点也重申了上述担忧。在财报季到来时,科技股惨遭投资者"抛弃"。这正体现出市场对这类股票估值过高的担忧。

管理约1500亿美元资产的Stifel Nicolaus & Co.公司证券投资经理Florham Park预计:

2013年那些高高在上的趋势股还会继续面临转向,价值驱动型股票会出现更多的机会。

今后几周将持续下去,因为投资者要看到盈利的连续性。你会担心高估值和收入增长停滞不前。

现在正经历从成长型股票转移到价值型股票的板块转向,这种时候,估值和收入增长的问题真是一种再适合不过的复合催化剂。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流言满天飞 最准要看谁?

华尔街见闻
 
Compare Hotels

Find great prices for amazing hotels wherever your next destination may be. It's simple to search 100+ sites at once!
From our sponsors
流言满天飞 最准要看谁?
Apr 13th 2014, 09:49, by 若离

并购, M&A, 传言, 新闻, facebook

华尔街传言最准的地方在哪里?今年有一份报告提供了新的参考。它就是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的教授Denis Sosyura合著的"流言的背后:财经媒体的轰动效应"(Rumor Has It:Sensationalism in Financial Media)。

Sosyura与南加州大学的一位教授Kenneth R. Ahern合作,就准确度问题研究了100多家美国新闻媒体2000-2011年发表的2000多篇企业合并传言报道。Sosyura透露了部分研究结论:

并购消息最准的记者是那种"年纪较长的名记,而且拥有新闻学学位,专门报道传言企业相关领域。"假如此人是驻纽约记者,那么报道传言的准确度更高。

以下是Sosyura与Ahern列出的并购消息最准的记者及其准确率:

1、《华尔街日报》Dennis Berman,准确率62.5%;

2、《华尔街日报》Robin Sidel,准确率55.6%;

3、《华尔街日报》(现也为CNBC报道)Nikhil Deogun,准确率53.8%;

4、彭博Jeffrey McCracken,准确率50.0%;

5、《华尔街日报》Anupreeta Das,准确率42.9%;

6、《纽约时报》Andrew Ross Sorkin,准确率42.1%;

7、《纽约时报》Suzanne Kapner,准确率33.3%;

8、道琼斯新闻(现也为《名利场》杂志报道)Sarah Ellison,准确率33.3%;

9、《纽约邮报》Erica Copulsky,准确率33.3%;

10、《华尔街日报》(现也为CNBC报道)Robert Frank,准确率23.1%。

以下是并购传言最准确的新闻媒体及其准确率:

1、彭博,准确率80%;

2、英国《金融时报》,准确率62.5%;

3、道琼斯新闻,准确率38.8%;

4、《华尔街日报》,准确率38.6%;

5、《纽约邮报》,准确率37.5%;

6、《纽约时报》,准确率28.9%;

7、《巴伦周刊》,准确率26.7%;

8、《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准确率25%;

9、路透,准确率19.2%;

10、《纽约时报》博客/《洛杉矶时报》,准确率16.7%。

Sosyura与Ahern还发现,一篇传言报道自身也有一些线索有助于判断其准确度,比如报道提到收购价格,列出可能那些竞购方,或者暗示"磋商进入了新的阶段"。

而如果某篇传言报道尽量避免使用"可能"、"看似"和"可以预见"这样的字眼,那也是该传言比较有把握的迹象。

此外,两位学者提到了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企业,称围绕那些企业的流言真实性较低,记者愿意猜测那些大牌企业有何动向,但准确度反而不高。

Sosyura就这样举例:

人人都想写Facebook的消息,因为大家都想着它。可要想报道总部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发动机巨头康明斯,记者就必须很确定消息来源是可靠的。爆康明斯的料没那么多可编造的。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兰州水污染事件凸显中国原油管道问题

华尔街见闻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兰州水污染事件凸显中国原油管道问题
Apr 13th 2014, 13:06, by tree

近日,兰州自来水中苯严重超标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随着原因的查明,舆论的焦点指向了威立雅水务集团,以及由此暴露出的中国原油管道问题。

综合媒体报道:

10日17时至11日凌晨2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远超出国家标准近20倍。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兰州市政府宣布24小时内兰州市自来水不宜饮用。

12日,新华社报道称,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如要问责,此事件的两个点值得特别注意:

1,威立雅水务集团在漏油事件发生后未启用新的自流沟,而是修补后使用到现在,且"超期服役"。

2,一直存在的石油管道问题。

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说,初步判断兰州自来水中的苯来源于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发生泄露事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自流沟设计寿期到了以后,收缩缝老化,滞留区的含苯地下水通过收缩缝进入自流沟,进而污染到水质。

去年11月,青岛就曾发生过输油管道爆炸事件。"罪魁祸首"是另一家石油巨头——中石化,此事造成了62人遇难。

调查报告披露,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

事故发生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油气管道、城市管网等为重点的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专项整治。据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一位高级安全官员的话,许多类似的且令人震惊的管道腐蚀案例被发现。

随着反腐进入垄断企业,中石油4位高管先后罗马,石油系统的腐败案开始一桩接一桩地出现在公众视野。

该报还提到,"两桶油"的内部人士曾说,最近接连爆出的石油管道事故与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不无关系,因为居民区的建设开始快速扩展到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域。

但也有质疑称,中国的油气管道质量堪忧,不仅使用的钢铁以及其他的材料的质量不够好,大部分管道并未配备适当的管道压力传感器(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一所军事院校在2011年的研究成果),这让石油泄漏成为潜在的大隐患。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是进是退?美股必须面对的3大问题

华尔街见闻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是进是退?美股必须面对的3大问题
Apr 13th 2014, 12:58, by 金泽

美股

美股今年虽然又创出了历史新高,但是很多人开始发现今年赚钱比去年难了,美股见顶亦或者只是盘整我们不去预测,但摆在美股未来有三大问题需要面对。

1.美债收益率上涨资金重新回到债市?

债市、股市、商品市场之间因资金的游走其价格也是联动的。美债在过去30年间算得上是牛市,这表示美债的价格在上涨,收益率在下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于2012年夏天时跌破1.4%,创下历史新低,然后投资者们开始觉得"债券是不是太贵了?"刚好伴随着美联储退出QE(即缩减购债规模)的预期,资金流出债市流入股市。EPFR数据显示从2013年年初有2840亿美元流入股票基金,而480亿美元流出债券基金。

债券价格急跌,收益率一度升破3%,不过到了12月底,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真正宣布缩减QE这一消息后,收益率反而出现了一定的下行,目前在2.64%左右。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购买债券的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而这其中的大头又以养老基金为主,这些基金的配置中心还是围绕着国债,不管市场如何变,它们对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的渴望是不变的,所以这些基金趁债券价格便宜(收益率高)还是会再杀入债市。

2.新兴市场股价远远便宜于发达国家?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虽说有所放缓,但仍然要比发达国家快很多。不过股市的估值相对来说就便宜的多,比如中国的沪市平均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俄罗斯股市为7倍,而标普500为17~20倍。

拿中国来说,质疑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声音从未断过,但是中国也在进行着空前的大规模改革。不可否认中国信贷存在着一些泡沫,一旦突然破裂后果将是严重的,但如果在政府的领导下能够平稳的去泡沫化,这将不是什么大问题。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上月的讲话中也提到了允许部分信贷违约出现,体现了中央去泡沫化的决心。

其它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热钱流出以及政治动荡。拿泰国来说,在过去十年,该国经历了多次政治事件,但每一次都能收复失地和反弹。东南亚各国的基本面、社会的基本结构和投资环境依然强劲。

总的来说虽然新兴市场国家不再是淘金圣地,但是增长潜力并不弱于发达国家,相信一旦全球经济回暖,新兴市场国家必将再次脱颖而出,吸引资金回流。

3.美股估值过高,yes or not?

对于一直股票,背后的公司盈利与否是最底线的问题。就美股来说暂时这还不成问题,预期今年第一季度盈利将增长8.2%。

不可否认在过去四年大部分时间,美国经济增速在发达国家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这种经济增速差距正在缩小。汇丰预计2014年美国和西欧地区经济增速分别为2.5%和1.3%。历史经验看,这种相对增速的减小将导致美国股市下行。

自2011年底以来,美股市场EPS上升15%,而新兴市场和欧洲市场仅为6%和7%,美股市场这种态势可能继续,但鉴于目前美股市场利润率已经远高于历史高点,加速增长可能性不大。

同时,股市的信心带来了IPO估值的疯狂。由于投资者对新股兴趣井喷,许多之前无法上市的公司都被推向了IPO市场。2013年有222家公司新上市,比2008年高了7倍,而泡沫破裂的前夕-2007年的IPO数目为238家。

根据复兴资本的数据,现在美股公司上市的速度已经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和2月,有56家公司提交上市申请,而2007年同期水平为35家。

但重要的是今年上市的公司中有3/4缺乏盈利,将近2/3的公司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美元。这两个数据都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新高。

当市场开始疯狂,有业内人士指出IPO集中爆发或代表着大盘见顶的信号。传奇基金经理人Jeremy Grantham也承认目前美股的高估程度是65%,但他觉得这还算不上泡沫,他称标普500还能涨30%,因为以往的泡沫出现都伴随着散户蜂拥入市,但现在显然散户们都还很谨慎。

文章分类: 
自由标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欧洲企业的分红潮

华尔街见闻
 
Book your hotel early for a discount!

You can reap the rewards with great discounts at participating Pullman, M Gallery, Grand Mercure, Novotel, Mercure, ibis and Formule 1 hotels.
From our sponsors
欧洲企业的分红潮
Apr 13th 2014, 11:35, by alanyitianzhu

在决定是扩大投资还是将现金返还股东时,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CEO开始选择后者。

彭博新闻社分析师预测,欧洲斯托克600指数的公司今年将支付每股11.54欧元的股息,为2002年以来最高值。与此同时,营业现金流将达到2011年来的最高水平——每股37.45欧元。自2009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承诺将维持欧元地位以来,欧洲股票已经上涨超过一倍。

欧洲企业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2万亿欧元,为2003年以来最高水平。尽管从去年起,欧元区经济开始复苏,但RMG财富管理公司的Stewart Richardson表示,CEO们仍然对欧元区的经济前景持怀疑态度,并正在等待货币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明晰。

Richardson说:

公司持有现金,但并不愿意投资大支出的项目。公司不知道未来的增长将来自哪里,因此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公司管理、囤积现金以及推升股价。

据彭博收集的数据,自2008年以来,斯托克600指数中的公司持有现金的数量翻了一番,而投资支出则从2008年的每股20.17欧元降至18.37欧元。上月美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57%的基金经理表示,企业应该加大投资,而不是增加股息或者回购股票。

欧洲股市在2013年飙升17%,市场对经济复苏充满信心,而投资支出的回暖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根据彭博社的调查,欧元区经济今年将增长1.1%,这将是欧元区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年度正增长。而斯托克600指数的公司收益将在2014年攀升9%,至每股22.92欧元,为2007年最高。

据标普,2013年,欧洲公司占到全球资本支出的1/4,远低于2003年的1/3。标普预计欧洲投资支出将复苏缓慢,并警告称,低迷的投资支出将损害经济增长,并对就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文章分类: 
自由标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一幅图揭示高频交易的“高招”

华尔街见闻
 
Compare Hotels

Find great prices for amazing hotels wherever your next destination may be. It's simple to search 100+ sites at once!
From our sponsors
一幅图揭示高频交易的"高招"
Apr 13th 2014, 04:00, by 若离

本周,被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称为"高频交易之父"的盈透证券有限公司创始人Thomas Peterffy公开说,近几年公众感到金融市场越来越像个赌场。

Peterffy坦承自己过去热衷为交易与经纪业务引进高科技,当时他只看到了科技的益处,却未发现这样的技术也制造了一场危机。

到底高频交易用哪些高科技的"高招"制造了危机?

全球投资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最近发布的"以投资者视角看美国股市结构"报告展示了以下图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建设性高的策略利用流动性回扣,建设性低的策略则是可能在某些方面伤害散户或者机构投资者。

高频交易, SEC, 流动性, BlackRock, 贝莱德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图中的高频交易概念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股市结构说明。(点击查看相关概念解说

理论上说,高频交易应该可以提供流动性。但实际上,大多数高频交易过于集中在内部收益率高的活动上,比如潜在套利(latency arbitrage)、闪电指令(flash order)、流动性侦查和新闻交易。这类活动无一提供流动性。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华尔街见闻: 报道:日本首相拟本月与日央行行长商讨增加货币宽松

华尔街见闻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报道:日本首相拟本月与日央行行长商讨增加货币宽松
Apr 13th 2014, 04:51, by 若离

在投资者越发担忧日本经济前景、多位日本高层顾问警告国内经济面临危险时,日本政府可能考虑给货币宽松加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近向亲信透露,计划本月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商讨货币政策。

知情者向《华尔街日报》透露,近来多位安倍的幕僚警告,决策者低估本月销售税上调的潜在危险会威胁国内经济。他们认为,最佳对策是日本央行扩大货币宽松的项目。

目前尚不清楚安倍与黑田会议的议题。近期没有这类日程安排,不排除私下会面。若两人确实一对一会谈,那将是去年12月以来首次仅限于两人磋商的会议。

任何安倍与黑田的直接对话都可能让日本央行何时及怎样扩大宽松的猜测升温。此前大部分经济学家都预计日本央行将在今年夏季行动,但本周黑田否认日本央行将很快增加刺激。

本周二的日本央行会议未出台新刺激措施。会议声明称,尽管国内经济因本月销售税上调而波动,今后仍将继续温和复苏。会后黑田称,不需要为了对抗持续多年的通缩而增加刺激。

投资者认为,黑田的表态强烈暗示,即使面临本月国内销售税上调和中国经济数据持续疲弱的负面影响,日本央行也没有近期行动的可能性。

受此影响,日元兑美元周二当天创7个月新低。日经股指本周大跌7.3%,创2011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今年该股指跌幅达到14.3%,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垫底,去年该股指上涨57%。

日本央行已承诺,在明年春季以前要让国内通胀升至2%。上月华尔街见闻网站报道的最新日本通胀数据显示,今年2月,日本不含能源和食品价格的CPI数据核心-核心CPI指数(core-core inflation index)同比增长0.8%,增幅持平1998年4月创下的最高记录

2月日本全国CPI同比增长1.5%,符合预期,较上个月有所攀升,但升幅有限。

日本, 日本央行, 通胀, QE, 日元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