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治理大气污染而采取的一个应对措施是,用天然气代替煤炭,这也使得煤制天然气项目成为热点。
但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研究称,"煤制气"项目将极大地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消耗大量水资源。因此,这可能是从一场环境灾难变成另一场环境灾难。
杜克大学在25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
中国计划建造40个大规模的"煤制气"项目,这将极大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将释放大量毒素,同时消耗大量水资源。
中国的大气污染迫使各地出台"限煤令",煤炭减少留下的能源缺口将由天然气弥补。但是,能否保证天然气供应成为问题。中国目前已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在煤炭产业过剩和天然气短缺并存的情况下,把过剩煤炭转移到天然气上的做法受到青睐。但在治理空气污染的同时,碳排放似乎没有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
杜克大学研究员Robert Jackson和Chi-Jen Yang在报告中说:
合成天然气(SNG)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普通天然气的7倍。如果用于发电,SNG的碳排放量将比燃煤发电厂高出82%。SNG动力汽车的尾气排放量是传统汽车的两倍。
此外,大多数"煤制气"项目将建在远离大城市的地区,可能是沙漠地带。产生一立方米的SNG需要6至12升水,而普通天然气只需要0.1至0.2升。报告说:"产生SNG将消耗大量水资源,这将加重那些本来就缺水地区的压力。"
Jackson在一封邮件中告诉Quartz:
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使用煤炭也符合地方利益。在我看来,相比于煤制气,开发页岩气将是更好的选择,但在中国,这一技术仍在发展中。
杜克大学科学家们建议,在SNG方面,中国官员应该研究美国此前失败了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美国能源部提供了2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来建设大平原合成燃料厂(Great Plains Synfuels Plant)。该工厂于1983年开始运作,但在两年内就申请破产了。美国能源部花10亿美元买下了该项目,之后再以8500万美元卖出。
Jackson说:
煤制气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而言可能是件好事,但对环境却是个灾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