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别廉价石油多年后,高油价也将难以为继。随着供需的调整,油价将不可不免地大幅下滑,世界能源格局也将重塑。
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油气资源被发现,替代能源(例如天然气)也越来越多地涌现,石油在能源市场的霸主地位被撼动,这会减少全球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供需的变动将会令油价在未来5年下滑至75美元/桶,而当前的油价为100美元/桶。
花旗全球商品研究部门的主管Edward Morse认为,
原油需求的放缓以及产量的提升意味着"过去几年90美元/桶的下限将变成上限",在以90美元为上限的交易区间里,75美元的均价是一个合理的水平。
这彻底打破了过去40年人们的传统认知。以往人们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对原油的需求会持续增加,而石油产量在达到峰值后下滑(这是著名的"石油峰值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点;达到峰值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因此原油价格将扶摇直上一路狂飙。
但与此相反,高油价不会是未来的主旋律。
过去五年所发现的非传统原油来源已经超过1万亿桶,这相当于增加了未来三十多年的额外供给。其中大多数的价格在75美元/桶或者更低,而且他们中大多数正在被开采。
在接下来的五年,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将会令其成为石油净出口国,这将终结二战以来所形成的世界能源格局。
尽管美国仍将进口大量的中级原油和重质原油,但大部分的进口将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因此美国将不用再担心原油供应的中断会破坏经济活动。这也是Morse将此称为"北美能源独立新纪元"的原因。
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将供需比喻成剪刀。供应方面,非传统原油的主要所在地包括印度、巴林岛和乌干达;需求方面,巴西三分之一的汽车已经能用非石油类的燃料跑起来了,这把供需的剪刀会大大削弱当前的原油价格。
长期来看,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将刺激美国经济走强,而俄罗斯则将陷入困境。
最近发生的乌克兰危机也让世界了解到全球能源供应的脆弱性。作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油气收入占到俄罗斯出口总值的70%,对联邦政府的财政贡献率超过50%,而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在石油生产方面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俄罗斯60%的原油来自西伯利亚,其采油成本更高,若原油价格跌至75美元,这将对俄罗斯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其影响程度会较沙特更甚。
本文节选自《巴伦周刊》的封面文章:《75美元/桶的原油来了》(Here Comes $75 Oil),略有调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