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Pettis:
多年来,人为压低的利率都是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金融压制(即通过金融体系将储户的资金引导向生产者)在中国增长模式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承认,但中国利率结构并未见改善。
一般来说,当名义贷款利率与名义GDP增速基本一致时,经济增长的回报能有效地在储户与资本使用者间之间分配。然而当名义贷款利率处于极低的水平时(就像过去30年那样),净贷款人(主要是家庭储户)向净借款人支付了隐形补贴——中国的净借款人包括制造业、国有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
而这部分隐形补贴占GDP比重达到惊人的5-8%,鼓励了不负责任的借款,并压低家庭收入。隐形补贴的下降对经济走向家庭消费型增长,并降低冗余投资都至关重要。
当然也有好消息,隐形补贴自2011年以来已经显著下滑。从2006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名义GDP平均增速约18%,而官方贷款利率平均水平在7%。过去2年名义GDP增速已经降至10%以下,但借贷利率升至7.5%,两者间差距明显缩窄。
利率依然被人为维持低位,但经济主要依赖低廉的资本,名义GDP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收窄很可能遭到借款人的反对。事实上经济增速放缓和近期低通胀的综合因素已经触发市场呼吁中国央行立即降息。
从表面上看这些呼吁似乎合情合理。中国经济放缓的部分原因在于借款人难以偿债,通常这种情况支持央行降息,不过中国是个例外。我国经济增长现在依然依赖投资,因过去有太多非生产性计划投资,债务增速已经多年超过偿债能力,到了警戒水平。
这是问题所在。中国越快缩减名义GDP与名义贷款利率之间的鸿沟,给当前借款人带来的痛苦就越大,特别是那些依赖隐形补贴的、不负责任的借款人。但若中国缩减缺口速度越慢,那么国家不堪负重的资产负债表上将增加更多债务,调整所带来的痛苦更深。
迄今中国已经表现出极大的约束,而当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对通胀的担忧进一步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也令市场印象深刻。央行抗住降息的呼吁时间越长,经济越难保持在7%的增速,GDP增速继续放缓几乎板上钉钉。不过通过抵制住降息的诱惑,中国将更快推动经济再平衡,并将削减债务及被浪费投资的总体水平。
同样重要的是,通过降低从家庭储户向借款人之间的隐形补贴,即便在产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家庭收入增长将得到提振。这将使得中国更快迈向消费与投资间的健康平衡,并避免放缓的经济增长损及普通家庭收入。换句话说,降息将损害家庭、增加坏账,不降息则损害精英阶层,导致短期内经济增长放慢。
中国面临两难的局面,必须在避免短期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与中期加快向更健康的经济过度之间抉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