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星期二

华尔街见闻: Pimco:成也QE,败也QE(下)

华尔街见闻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Pimco:成也QE,败也QE(下)
Oct 8th 2013, 13:52, by liya

附件尺寸
QQ截图20131007160745.jpg24.76 KB
文章分类: 

Pimco:成也QE,败也QE(上)

Pimco为何要重金押注MBS?

相比其他同行来说,Pimco的规模和美联储的计划相当匹配。Total Return基金旗下管理有2511亿美元,让其他的主动管理债券基金相形见绌。第二大的主动管理中期债券基金DoubleLine Total Return,只有354亿美元。

要想从抵押债券市场微小的价格波动中获利,Pimco就要下很大赌注。为此,Pimco利用了规模庞大但知者甚少的机构MBS衍生品市场,或者称为TBA市场,持有的头寸比其他同样为美联储提供帮助的公司高出许多倍。

并且美联储唯一可以购买大量的机构MBS的途径就是通过TBA市场。TBA市场上的合同规则比较宽泛,这让TBA市场相比其他抵押债券市场,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深度,可以让参与者交易巨量证券。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增加原先5000亿购买量的目标至1.25万亿,这对Pimco是个大日子:Total Return基金的回报异常高,达到1.32%。

之后Pimco稳步增持TBA市场的持仓20多倍,从2008年6月的20亿美元,到2009年3月底变为430亿美元。当时Total Return的总机构MBS敞口达到总资产的91%,为1320亿美元。

2009年全年,Pimco的Total Return基金总回报率为13.83%。这是该基金十年来回报率最高的一年。

机构MBS在其中有多少贡献并不明确,但在Pimco于09年9月给投资者的报告和晨星分析师Eric Jacobson的报告中都提到机构MBS对基金回报率有重大贡献。

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证券。

这次Pimco在规模更大的债市上的表现就没有机构MBS上那么好了。

2011年年初,当美联储即将结束QE2时,Total Return基金卖出了其持有的长期国债,据Pimco数据。但它误解了市场动向。由于欧债危机和投资者涌入美债寻求避险,美债大幅飙升。市场一时间对QE3的议论火热。

Pimco再次开始购买抵押债券。2011年9月21日,当Pimco持有的TBA证券达到500亿美元时,美联储出人意料的宣布将原来投资的机构MBS和其它债券的本息进行再投资。这意味着给了Pimco个顺风车,每月抵押债券购买量提升至300亿美元。

到2012年3月,Total Return基金的机构MBS投资占到基金总持仓的一半。

实际上,从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Pimco再次展现了对机构MBS的异常的信心。据晨星数据,在主动管理中期债券基金前20强中,购买机构MBS最多的三支基金都是Pimco旗下的。

去年宣布开始QE3之后,Pimco的好日子继续。Gross说,在投资委员会会议上,"有很多的笑容,但没击掌相庆。"

 Total Return基金的抵押债券持仓价值再次上扬。到2012年年底,Total Return基金的回报率达到10.36%,超过巴克莱基准指数6个百分点。2012年的回报率还得益于在国债和企业债上的明智投资。

Pimco今年的挣扎同样是因为对债市判断失误。今年5月和6月债市遭到大规模抛售。Gross在其最近的文章中写道,"一个抛售会引起更多抛售,在国债市场也是如此。"

伯南克在5月和6月暗示结束QE,引起债市剧烈波动,投资者寻求在美联储之前抛掉债券。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月1日的1.61%飙升至6月底的2.52%。据晨星数据,仅6月一个月,投资者就从Total Return撤走了96亿美元,创下单月最高记录。据Pimco网站数据,该基金今年到现在下跌2个百分点。

Pimco仍锁定大量收益在机构MBS上。Gross说,"当你有利润时是不会破产的。我们已经向美联储卖了大量机构抵押债券……这基本上就是我们打算做的。"

文章来源: 
内部文章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