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2 11:18 原文【吉林信托近10亿元矿业项目逾期 这次谁来救?】2014-02-12 18:36分文章【吉林信托近10亿元矿业项目逾期 下周或1亿元违约】更新华尔街日报报道 2014-02-19 12:20分更新 北京商报报道
《北京商报》今日报道,"吉信·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松花江(77)号)第五期今日到期,仍无法兑付,至此该项目已连续五期未能如期兑付。
吉林信托公告称,募资规模1亿元的松花江(77)号第五期无法按期兑付主要源于联盛集团无法按期偿款。该项目最后一期将于今年3月11日到期,如何兑付目前仍存悬念。
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透露,目前松花江(77)号投资者正在多方维护自身权益,信托资金托管银行建行有望在月底前给予答复。
昨天华尔街见闻援引《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发布,债权人已就联盛能源债务重组达成共识。山西省3家未透露名称的本地企业将向联盛能源投资3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开行将向该公司进一步提供20亿元人民币贷款以换取50%的股份。该计划将给予联盛能源6年重组时间,并将优先兑付陆续到期的理财产品。
新华社报道称,联盛能源逾90%的债权人已同意重组方案,还有少数金融机构提出不同意见。
2014-02-12 18:36分原文【吉林信托近10亿元矿业项目逾期 下周或1亿元违约】
今年1月底,一度传出违约危机的30亿元涉矿中诚信托产品"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诚至金开1号)终于力保刚性兑付。但又一规模达9.727亿元的涉矿信托"吉信·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四期)"(松花江(77)号)逾期后已发出暂无兑付的公告。矿产信托再响违约警报,这次还会出现接盘方保住刚性兑付吗?
华尔街日报援引吉林信托致投资者通知报道,本月19日到期的1亿元吉林信托产品可能违约。
松花江(77)号共六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均为9.8%,信托资金用于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受让山西福裕能源有限公司子公司投资建设的450万吨洗煤项目、180万吨焦化项目和20万吨甲醇项目的收益权,托管于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
该项目投资人春节过后从建行方面得知,2月7日到期的项目暂时无法按时兑付。投资人向上证报透露,
建行方面转给我们吉林信托的公告,被告知"企业资金何时能归还,目前不能确定"。
前三期均已在2013年11-12月到期,投资人无法按时获得本金收益,算上2月7日的四期,松花江(77)号项目已经连续四期无法按时兑付了。
五期、六期将分别于2月19日、3月11日到期,我们都很焦虑。
上证报得到的一份该项目要素书上显示,松花江(77)号并没有实物抵押,增信措施为"由山西福龙煤化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由山西联盛实际控制人邢利斌、李风晓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
上证报还发现,该信托项目的一些投资者不仅对吉林信托、煤矿市场行情一无所知,而且大部分都是"先打款,后签合同"。
根据吉林信托最新公告,目前负松花江(77)号保证责任的联盛能源已根据山西省金融办印发的《关于签署(山西联盛战略重组指引)的通知》进行重组,山西联盛、各债权人、各有关机构已在签署过程中,但个别债权银行尚未签署该重组指引。
吉林信托称:
重整不是破产,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企业资产状况没有问题,企业正在与投资人进行谈判。
去年11月29日,山西省柳林县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受理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及其下辖公司等12家企业的重整申请。
柳林县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联盛集团财务状况堪忧,金融负债近300亿元,已基本失去偿债能力,且面临欠缴税款、职工养老保险金、工程款、材料设备等多项财务问题。其中,与联盛集团有担保关系的民营企业有10多家,所欠信贷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
吉林信托前身为吉林省经济开发公司,成立于1985年,2009年更名为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吉林信托注册资本金15.96亿元,吉林省财政厅持有吉林信托97.496%股份。
今年1月27日,中诚信托公布,已与三家接盘方投资者达成一致,中诚将全额兑付诚至金开1号的本金,但第三年剩余部分7.2%利息不兑付。
据中诚信托内部人士消息,三家战投分别来自中诚信托、工商银行和山西地方政府推介。
一向对中国形势较为乐观国际评级机构纷纷警告中国有关政府及机构此次力保中诚信托刚性兑付,认为浪费了一个降低影子银行道德风险的机会。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惠誉的分析师Jonathan Cornish认为,救助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等于
政府在向中国金融系统内部输送道德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实际上整体变得更大了。
我们认为,政府错过了一次明确表示非银行发行产品当然不会得到支持的机会。
前日出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年会)期间,国务院参事夏斌表示,在这轮改革市场出清过程中,金融机构可以倒闭破产,但是要确保基本稳住金融大局,要确保某些金融机构即使倒闭,也不会导致群众对多数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和挤兑。
夏斌称:
倒闭破产这样的词太敏感,我们可以用市场出清这样的经济学概念。
此外,对工商企业的风险处置,包括地方融资平台,动作可以大一些,但是要做好预案。
同日参加年会的前外管局局长吴晓灵表示,从信托产品、资产管理产品等方面入手落实"违约",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她说:
没有违约的发生,资金价格的风险定价就不可能形成;而没有资金价格的风险定价,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今日《证券时报》援引消息源报道称,银监会启动筹建信托产品登记系统,信托产品的要素进行登记将令信息更加透明,风险披露更完善。更为重要的是,登记系统的建立将破冰困扰信托公司已久的信托产品转让问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