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Philip Pilkington
在过去的几年中,部分财经评论家将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描述成美国国家债务货币化,这种误导性的言论会引起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虽然美联储的确在二级市场购买了大量的政府债务,但由此就假设没有美联储的干预这类市场不会如此活跃,很可能是站不住脚的。
澳大利亚的宏观经济学家,现代货币理论(MMT)先父之一,Bill Mitchell,发布了谁在的真正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的文章。结果多少有些令人吃惊。
总的来说,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持有量(美联储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比重是下降的,而私人持有量,包括外国投资持有量的比重在上升。
图中很清楚地显示,美联储和部门其他政府持有的政府债务比重明显下降,这一趋势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开始了,在危机随后进一步加强。
美联储单独所持的政府债务比重如下图:
可以看出,美联储在2003年持有政府债务达到总债务的51.7%,而在2012年12月,所占比例只有39.7%
下图是私人部门持有政府债务的分解图:
可以看出,过去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所持有政府债务增加最多。这与避险需求的逻辑相符,而这也显示出关于"债务货币化/恶性通胀"的质疑存在问题。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储蓄国债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可以追溯到危机前很久。这反映了真实储蓄率下降的广泛趋势。
不管怎么样,美国政府债务在国内和国外似乎都有很多买家,即使缩减QE,这点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Bill Mitchell提供了几个有趣的观点:
1、当美国的公共债务比率超越主流观点认为80%的红线后 ,美国政府债务的私人需求上升。因为私人市场知道,持有美国国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违约风险。
2、外国投资持有比重上升。对此,你不能得出外国政府(中国,日本等)"资助"美国政府的结论。因为美国政府是唯一可以制造美国货币的政府,所以不可能是中国政府在"资助"美国政府支出。
3、我们需要明白外国持有的比例上升是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直接结果。
例如,由于对美国经常账户盈余,中国将自动累积美元计价的债权。这些债权存在于美国银行体系内,表现为美元存款或附息债券。对于美国政府的支出来说不存在明显区别。
中国(或其他外国人)从向美国输出这些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得来的"奖励",只是这些美元计价资产的积累。鉴于实际生活水平是基于真实商品和服务来评判的,就此,你可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推断出谁处于世界经济链条的顶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