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美元的信用下降是"有意而为之"。经常会由于某一事件而泛起的波澜,最终全都像潮水退去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骚动过后,一切都回归原样。至少表面上如此。
但小的怀疑只要日积月累,也有一天会导致信用崩溃。就如同在拳击中接连受到重击一样。而此次向美国打出组合拳的则是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在确保美元基础货币地位问题上,这两个国家显得至关重要。
沙特的失望
"如果不是厚颜无耻到如此地步,我们也就当场闹剧看过去了"。沙特王室实力派人物、前驻美大使图尔基•费萨尔极尽讽刺地批评了美国对叙利亚采取的政策。
面对被认为使用了化学武器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美国的军事打击计划中途搁浅。沙特对此强烈不满。因为沙特希望推翻阿萨德政权,在叙利亚内战中也一直支持反对派。
沙特希望推翻阿萨德政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来自伊朗。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是伊朗为数不多的盟友之一,双方在宗教上同属什叶派穆斯林。而逊尼派穆斯林的盟主沙特与伊朗一向不和,对伊朗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非常警惕。
而恰好在这个时候,伊朗和美国在核问题上取得突破,时隔35年又突然迅速接近。沙特自建国以来80多年一直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因此其失望情绪与危机感自然不同寻常。上个月沙特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其中也包含着对美国的抗议。
围绕核开发问题,伊美两国的谈判前景尚不明朗,但是却已经给美国和沙特的关系留下了严重创伤。
原油与美元
然而,在金融相关人士的眼里,沙特还在实施另一番"抗议行动"。据路透社等报道,同样是是前驻美大使、领导沙特情报机构的班达尔王子面对欧洲外交人士,对美国在叙利亚、伊朗问题上采取的政策表示强烈愤怒,甚至宣称与美国的关系有可能发生"重大转变(major shift)"。
在市场人士的眼里肯定不会放过"重大转变"中所包含的"美元"这一因素。
在全球,原油无论是定价还是交易都以美元结算。因此全球需要原油的国家和企业都使用美元。尽管在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后美元失去了黄金这一后盾,但仍继续维持基础货币的地位,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原油的美元结算。而沙特在这其中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沙特通过石油出口,不仅获得了大量按美元结算的收入,还同时将其直接投资到美国,在沙特7000亿美元的对外净资产中,大部分都投资购买了美国国债。
作为中东的盟主,沙特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还同时成为其他中东产油国的"指针",这使得沙特为美国经济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美元的基础货币地位成为美国繁荣的推动力,而按美元结算的原油交易则是其重要支柱。
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竞争对手们对美元所享受的特权耿耿于怀,一直在设法切断原油与美元的联系。
在萨达姆执政时,伊拉克曾偿试对原油交易采用欧元结算,伊朗也建立独自的原油市场,提出了用欧元结算的交易构想。俄罗斯总统普京则渴望在原油和天然气交易中以卢布结算。
沙特表示要摆脱美元的举动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威胁,在俄罗斯看来也是一个可以暗自窃喜的材料。俄国营电视台俄罗斯之声评价称:"如果全球原油交易中看不到美元,估计美元就将失去作为基础货币的地位"。
关于沙特石油收入的投资去向,俄罗斯之声称比较现实的看法是"不会冒险一口气卖掉美国国债",同时分析认为"沙特开始逐步分散外汇储备,很可能增加对中国和欧洲的资产投资"。还预测称"从长远来看,肯定会对美元造成打击"。
强势的"追逐者"
俄罗斯提到中国,这其中也意味深长。中国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原油进口量预计最快将在今年超过美国,原油进口总量方面也将逐渐从美国手中夺走第一的宝座。如果成为大客户的中国希望在购买原油时用人民币代替美元进行结算,产油国或许无法置之不理。美国智囊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分析称"原油将成为把人民币推升至国际货币地位的主要原因"。
当然,前提是中国废除对资本流通的限制,使人民币可以自由交易。汇丰银行认为这一基础最早将在2017年建立。以美国基金为首的投资者已经迫不及待,正通过购买大企业的商业票据和定期存贷款等形式扩大对人民币的投资。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交易已经超过了韩元,成为全球第8种主要货币。
从汇率来看,过去1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了近4成,不少观点认为,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允许人民币缓慢升值。而市场对于其升值的期待,也将对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方面确立国际地位起到推动作用。
从货币的3大职能,即"价值尺度"、"价值贮藏"和"交换媒介"来看,目前人民币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还与美元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这一差距的确在逐渐缩小。
追赶的一方往往会显露出强势的姿态。中国新华社在10月的一篇题为《美国财政失灵证明应有一个"去美国化"世界》的社评中呼吁全球有必要去美元化。同时指出,要创造、引进新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取代美元的主导地位。
大势所趋?
发布上述社论的直接契机是美国朝野两党在财政问题上的对立。因为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美国政府和议会对很可能导致全球严重混乱的美国债务违约风险坐视不管。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持有美国近1万3000亿美元国债的中国无法对美国的不负责态度置之不理。
"即便如此,'去美元化'的情况也不会真的发生"。在美国国内不以为然的声音仍不在少数。
经常被引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IMF)的外汇储备统计数据。该项统计显示,最近,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例约为62%,远远高于第2位的欧元(24%)。
不过,人们却忽略了在2005年美元所占比重约为67%,2000年为71%的事实。可以说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逐渐被蚕食。
还有另外一组值得关注的数字。那就是美国财政部统计的通过海外政府机构和民间流入、流出美国国债的资金。该统计数据的波动较大(如图),过去几年,从国外流入美国国债的资金呈减少趋势。除了受到利率形势的影响外,不少专家认为这显示出淡淡的"去美元化"的迹象。
就在这个时候,被视为美元的守护者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诞生了新的掌门人,积极宽松派的副主席珍妮特•耶伦将接任新一届主席。知名货币基金管理公司Merk Investments总裁阿克塞尔•默克表示"在重视就业的耶伦的领导下,未来美元只可能走向疲软"。
货币的价值由其与他货币的相对关系决定,也受到眼下经济和物价形势的左右。然而默克所关注的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元的购买力将下滑。今年是美联储成立100周年。在此期间"增发纸币"使美元的购买力蒸发了约95%,默克认为在耶伦体制下,这一倾向将会越发明显。这样一来,美元的汇率和信用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长期下滑。
美国的王牌
而页岩气革命带来的美国原油增产则成了一张"金卡"。不少观点指出,如果美国的原油自给率提高,中东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将会下降,美国对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干预也会减少。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也可能影响到经济或金融层面。
目前,占美国经常贸易赤字一半左右的原油贸易赤字呈减少趋势,这为改善其经常收支做出了贡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梅尔策教授等不少专家认为"这将对美元增加信用十分有益"。
梅尔策教授还认为,这种"地壳变动"已开始影响到对外政策。从维护美元基础货币地位的观点来看,以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的重要性也将下降。政策当局者可能已经开始这样考虑。
因此,虽然美元看似正遭受进攻,但实际上美国手里却还握有一张王牌。可以说,这好比是一场很容易发生攻守转换的激励的竞赛。赛场上的各国相互试探,展开博弈。而在赛场下的市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美洲总局编辑委员 西村博之
相关日志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