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海南省已经预演了一场房地产泡沫,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海南商品房价格从1991年的1400元/平方米,飙涨至1993年的7500元/平方米。
与房地产泡沫的预演类似,最近备受关注的中诚信托案也曾在90年代预演过,据FT报道:
在1998年,一事件几乎没有人记得了,但与现在中国的情况很类似,当时时任总理朱镕基决定关闭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Gitic)。Gitic是当时那代影子银行中最为失控的案例,从投资者那里凑钱购买房地产和其它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Gitic成为了第一家正式破产的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并导致1.2亿美元的贷款无法偿付给外国贷款者。接着,数百家信托公司跟随着Gitic倒闭。
当时毕马威会计事务所首次被聘请来进行审计来确定Gitic负债的规模,最后发现有26亿美元的资产和44亿美元的负债。虽然这样,评级机构之前一直授予其与中国财政部同等级别的最高投资级。据Red资本的Carl Walter和Fraser Howie在著作中表示,因为对中国审计员给出的数字感到不满,朱镕基独自决定聘请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
在接下来四年的法律程序中,债权人要求偿还56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来自外国贷款者的47亿美元。最终,债务的偿还率只有12.5%。两位作者表示:"无力偿付的规模是惊人的。这令人质疑,北京当局是否有意愿或能力支持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中国当时有1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负担着几乎同样水平的外部债务,而今天中国持有天量的3.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当时朱镕基仍然明确表示,不救助债权人的决定反映了不愿意让贷款人获得全额偿付,而不是没有能力这么做。
朱镕基当时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支付这笔钱。问题是政府是否应该支付这类债务。"
这反衬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虽然类似案例有不同结局,但可比性可能并不大,毕竟雷曼倒闭以后"系统太重要而不能倒"成了全世界政策制定者解不开的心结。
中国从90年代末开始推进的金融改革,每次的目标都是美好的,但最后总是陷入一系列的怪圈。
90年代末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用账面价格剥离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资产,可能已经为今天的问题埋下了种子——以制造道德风险为代价,克服短期的困难。虽然中国四大银行成功以高价上市,也为过去10多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信贷资源,但是,从为了应对08年金融危机"被制造"的信贷狂潮,到最近银行影子银行刚性兑付引发的各种问题,不禁让人质疑,究竟中国过去十几年的金融改革成果是制度性红利,还是政府无限制担保这种"变种计划经济制度的红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