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华尔街见闻: 美国学者看中国:国企改制不改革

华尔街见闻
 
Marketing Mobile Apps

This online course focuses on marketing efforts that will increase your app's exposure and establish a mobile app marketing plan. Enroll today for $99.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学者看中国:国企改制不改革
Feb 24th 2014, 08:46, by outofmana

中国国企改革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变革中的重点,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国企改革结果如何能间接显示出中国此次经济改革的成效。然而无论是国企整体股份制改革、核心业务资产上市还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要对已经深植入中国经济体系中的国企"动刀"要远比人们想的困难。

华尔街日报》记者Bob Davis则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仍要依靠大型国企,在某些方面"中国式"国企有着其他公司难以企及的优势,那些希望国企彻底市场化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去年,中国政府希望促进半导体行业发展,于是一家大型电子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收购了数家从事芯片设计和制造的私人企业,对其进行整合形成了巨无霸公司,以此扩大其在该行业中的影响力。这与此前进军稀土行业时的做法如出一辙,而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了国防和电讯等战略性行业。

尽管政府急切希望解决一部分大型国企垄断市场的局面,并实行了如国企私有化等诸多措施;但在关乎中国核心利益的领域,国企仍将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

在过去十年中,一部分国企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迅猛,尤其是石油和矿产领域。如今,这些巨无霸企业的关系网已盘根错节,有时甚至能够抵御来自政治上的压力,以防止自身被拆分。此外,这些大型国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也是让政府考虑再三的重要原因。

根据Peterson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显示:中国国企的工业产出占到了综合的四分之一,而其他报告则表明,国企在经济中的占比更重。中国前100强的企业大多都是国企,他们的控制着中国经济的各个关键领域——银行、电讯、钢铁、交通和电力等。而省市级企业的数量则高达十万多家,但这些企业的规模通常较小、经营的领域也并非核心,更没有央企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时候它们难免要和私营企业"贴身肉搏"。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则表示:虽然优势不及央企,但地方企业仍能给当地政府带来许多好处。

为了应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政府暂缓了许多致力于削减国企数量的行动,而至今为止这些措施还未完全恢复。根据Paulson研究所的中国经济智囊团报告显示:以北京为例,当地政府鼓励地方企业贷款进行房产开发和基础建设等项目,以促进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改善就业状况。

当然,国字号身份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包括政府补贴、贷款额度以及优惠税收政策等等,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侧面掩盖了一些国企的弊病。

在中美年度经济磋商会上,美国以公平竞争为由要求中国政府修改政策以限制国企的竞争优势;这是大型国企步入国际市场前的必经之路,而中国政府也已就此展开行动。

上周,两家大型国企同意将少部分股权出售给私营投资者,而此前两者所属的炼油和物流领域一直都限制私营部门涉足。此外,政府也逐步开放了金融市场,允许小型私人银行进入。

但Davis还表示,虽然国企改革问题有所进展,但本质上中国国企是为国家而非企业股东服务的。下面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2009年,央行向银行机构发放了大量流动性以应对金融危机。然而考虑到坏账风险,中国最大银行之一的工商银行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些贷款发放出去。尽管事实证明行长姜建清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其将企业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前的做法显然有失妥当——去年,他是四大行行长中唯一没有晋升的一个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