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很容易发现,"一步到位"从来不是中央喜欢的策略,中央更喜欢利用"有形的手"循序渐进地让受管制的价格向市场均衡价格靠拢,然后才会尝试逐步放开"有形的手"。比如说,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就历经了8年的稳步升值(除了08年金融危机和12年欧债危机的干扰),最近才向双向波动引导。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看起来也沿用了这个套路——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
按照这个逻辑,中国信贷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理应也会在"有形的手"的操控下完成。今年至今,已经有多只信贷产品被报道频临违约,其中包括信托产品、上市公司债券、私募债券等,而在超日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笔实质性违约债券以后,很多分析师已经预期,中国信贷产品违约已经进入了高发期。
打破"刚兑"是中国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必要一步,然而在"底线思维"下,信用产品的违约已经不仅仅是市场的问题,其中必然带着各种政治的韵味。大概不会有人质疑,就算中国信贷产品进入违约高发期,这些违约都是在"有形的手"干预下的"有序违约"——"有形的手"不仅要限制违约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还可能会赋予违约更多的改革意义,比如说控制信贷资源流向产能过剩的产业,约束地方政府的借贷冲动,甚至调控房地产市场等。
按照循序渐进打破"刚兑"的思路,超日债已经"成功有序违约",这意味着企业债券可能将成为打破"刚兑"的突破口。正如德银分析的:
研究涉及的2,400家中国企业债发行主体共计发行5,500款债券,其中只有88家 企业由于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的亏损而面临暂停交易的风险,其中74个是违约 率极低的国有企业,仅余14家民营企业以及8家被调降或被归入负面观察名单的民 营企业是风险较高的债券发行方。截至2014年2月,市场上未清偿企业债券总量为 人民币7.4万亿元,这22家发债企业发行的债务总额为286亿元,占企业债市场总规 模的0.39%。这些企业有65%来自产能过剩的行业,其中包括钢铁(39%)、采矿 (20%)、金属(9%)和太阳能(2%)。
可见有问题的企业债明显与产能过剩问题纠缠在一起了(超日就属于产能过剩的光伏产业),这意味着循序渐进地打破企业债的刚兑,或还能促进淘汰落后产能。而且与更具影子银行特性的信托相比,企业债市场似乎更为透明,更规范,和更为可控。以下是德银对信托市场的研究发现:
德意志银行认为虽然2013年估算的影子银行总体规模高达人民币19.7万亿元, 但是风险主要来自集合信托产品,其总规模为2.7万亿元,占信托市场规模的24.7%。 通过对13,000款集合信托产品的研究分析,即使最极端的潜在违约率也仅为4.9%, 这些情况大多出现于工业和商业板块。也就是说存在风险的资产规模不到1,320亿 元。如果假设违约率与银行贷款1%的违约率相近,那么7.6万亿的单一信托产品中将有60亿元资产是高风险资产。
年初中诚信托案所属的集合信托明显存在更严重的潜在系统性风险,而且信托与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市场"违规"放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大概在有关监管部门理清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交叉感染的风险之前,信托市场仍然是"违约"的禁地。
德银的研究结论如下:
我们的分析显示, 在2013年,37%的未清偿企业债为中国的上市银行所持有, 同时这些银行给信托行业提供约36%所需资金,这表明上市银行有约人民币880亿元资产面临潜在违约风险。我们认为这些银行总计高达8,190亿元的额外拨备足以 给这些风险提供保障。
看起来银行有充足的资本缓冲,但千万不要低估金融市场的多米罗骨牌效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