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4日星期五

华尔街见闻: 银监会要求银行加大呆账核销力度,及时开展压力测试

华尔街见闻
 
Mobile App Design from scratch.

A step by step guide to learn how to design a great mobile app.
From our sponsors
银监会要求银行加大呆账核销力度,及时开展压力测试
Apr 4th 2014, 01:18, by Yveline

中国银监会要求控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加大呆账核销力度,还要及时开展压力测试。

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不良贷款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控"管理,增提拨备,充实资本,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并提出要及时开展压力测试。

其中,加大处置和管理力度依然是2014年防控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

制定不良贷款"双控"目标

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摸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的风险情况,加强形势研判,制定合理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年度"双控"目标

特别要着力开展对产能过剩行业、融资平台、房地产和钢贸等重点领域、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地区以及集团客户和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排查与防控,加强对表内外业务和系统内外业务风险传递的监控。

同时,各家银行要严格贷款质量分类标准,充分揭示信贷风险。不要通过移至表外等方式掩盖不良贷款,严防借款人利用"借新还旧"和"搭桥"等手段掩饰贷款质量的恶化。

及时增提拨备

拨备覆盖率或贷款拨备率明显低于监管要求的以及高风险领域贷款集中度较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利用当前不良贷款总体水平较低、盈利能力较强的时机,增提拨备。

银行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内部资本充足率评估,特别是在制定资本规划时应当审慎考虑不良资产暴露的滞后性、贷款的行业和客户集中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分红水平,优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和资本质量,增强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的能力。

加大呆账核销力度,不得通过表外业务转移掩盖

银监会要求,银行业灵活采用自主处置与市场转让等方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

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要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依法合规开展集体维权,坚决防范和打击企业逃废债务;不良贷款转让则必须坚持"真实销售"原则,转让方不得安排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款,不得通过表外业务转移掩盖不良贷款;不得以第三方贷款优惠利率补贴等方式转移处置损失,如实反映贷款处置中暴露的损失。

同时,要加大呆账核销力度,稳步解决不良贷款和拨备余额"双高"问题。

开展压力测试

银监会还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管理的现场检查,严查贷款质量的真实性,特别是要加强对大额关注类不良贷款,未被划分为不良贷款的逾期贷款、高风险领域贷款以及异地授信、多头授信、法人账户透支、信用卡透支等业务品种的检查,深入检查相关企业财务状况、贷款使用情况、押品的充足性和权证的真实性。

各级派出机构、监管部门要及时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压力测试,分析不利情景对单体银行及银行体系的影响,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提早制定应急预案,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导致不良贷款上升较快地区的银监局(分局),要及时收集整理当地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和贷款损失情况数据,为开展全国性压力测试提供样本数据。

去年,银行业资产质量表现基本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攀升,由2012年的4929亿上升为5921亿。但由于银行采取了核销,不良贷款率却从2012年的0.95%略升至1.00%。

"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2013年不良贷款核销总量达590亿,创下10年来最高水平,为2012年的227%。

2013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版《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以前国内的坏账核销政策相对严格,新的核销办法出来后,金融企业呆账处置标准实际上放宽了。

财政部规定,金融企业对单户贷款在1000万及以下的,追索一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可自主核销。新办法增加了对单户贷款余额在500万以下的,追索一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自主核销"。

东部一省份银监局负责人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将在2013、2014年集中暴露,他认为,银行可以用利润和拨备填补不良窟窿,加快处置。

《21世纪经济报道》称,2014年初监管会议上,河南等地监管部门已鼓励法人银行运用好新呆账管理政策以核销不良。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