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的五年内,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尔)44年来首次五年内回报率不及标普500。
44年胜过标普的伯克希尔"不败金身"被破,也许有人又会猜想每股逾17万美元的伯克希尔是否会打破惯例,开始支付股息。
实质上,这个经营保险和其他实业的商业帝国就建立在留存复合收益的基础上。
对伯克希尔的股东来说,放弃分红,用这笔资金来投资,这是比直接分红更有利的选择,毕竟投资的决策者是"股神"。
而去年伯克希尔的五年期战绩不敌标普,巴菲特有没有可能开始每月将部分收益交给股东自行打理?
金融时报美国投资记者Dan McCrum认为,你可以觉得巴菲特无所不有,但毫无自我却绝不是他拥有的特质。
举个现成的例子,巴菲特出席奥马哈年会期间在Twitter发过下图这样的搞怪帖子,配文字称:即使圣人也不知道今晚会发生什么。
股票研究机构Rational Walk解释过伯克希尔的留存收益做法:
这种五年期的考验应该:
1、这期间面值增长超过标普增长;2、与面值相比,股票售价始终为溢价,所以每1美元留存收益的价值一直比1美元高。
如果达到这种标准,留存收益的做法就有意义。
现在第1条标准还没错,第2条伯克希尔几乎可以肯定无法满足,但Rational Walk认为两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有必然联系:
当伯克希尔的大部分价值还保留在公开交易的证券之中时,面值还可能充分体现价值。
但现在伯克希尔已经累积了大量全资拥有的公司,再用面值来衡量就显得过时了。
伯克希尔持股的市值由每个财报日的市场体现,可它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市值多少就不会这样体现了。
股价翻了3倍的联合太平洋(Union Pacific)就是个例子。参照这家公司是因为它和伯克希尔2010年收购的伯灵顿北圣太菲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是同行。
而更重要的是,巴菲特本人并未承诺牛市时跑赢大盘。Rational Walk提到:
巴菲特一再指出,伯克希尔在股市并未势如破竹一路走高时才会光彩夺目。
未来数周,可能越来越多的人猜测,因为截至去年的五年期业绩不敌标普,伯克希尔有可能破例派息。
巴菲特提前制定了标准,而且坚持下去,所以他推迟一切派息的决定也很好理解。
除了会增加股东的应缴税款,要求分红、分走伯克希尔的部分收益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限制巴菲特在股市下跌时操作的灵活性。
从整个市场周期角度看,留存收益的考验可能比标普500更适合与伯克希尔的业绩结合。
所以,还需要耐心,巴菲特式的价值大多体现在耐心上。
经此一役,巴菲特倒未必一成不变,也许他还有一件事可以做。
查理·芒格过去劝说巴菲特不再那么依赖绝对的价值衡量方式限制自己选股。追溯巴菲特的投资轨迹可以发现,他的方法经历了几十年演变而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巴菲特开始买下整家公司,近十年才开始买很大的公司。
最新的演变是去年2月伯克希尔联手巴西私募股权投资公司3G Partners收购亨氏食品(Heinz),规模合计280亿美元。
这笔交易打破了巴菲特长期坚守的规则,即伯克希尔收购企业时不会替换收购对象的管理层。
换句话说,巴菲特收购的老习惯就像伯克希尔的年报里所写的那样:
管理层是现成的(我们不会提供)。
可是,据外媒报道,才过了大概4个月,亨氏就进行了一轮管理层洗牌,1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职。
到了8月,亨氏还宣布计划全北美地区裁员600人。
如果撤销亨氏的多层级管理获得成功,3G方面也愿意如此,巴菲特可能今后会将猎枪瞄准那些看上去并非经营很好的公司,那样一来,伯克希尔收购的"捕猎"范围就会扩大很多。
McCrum认为,巴菲特今年的致股东信会更有看头,因为会涉及以上几种可能哪种会成为现实,还会体现收购亨氏对伯克希尔企业文化的意义。
那封信的看点应该不会是巴菲特再解释一遍复利的威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