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博弈,是地缘政治问题的博弈——而西方与俄罗斯的"底牌"却更多与全球能源结构相关。下图显示了各国的能源自足率:
(浅色代表剔除核能的能源自足率,深色代表核能的能源自足率)
可见,欧洲很多国家的能源自足率都比较低,都必须依赖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国家的"底牌"比俄罗斯差,因为任何从单个方面看待这个图都是不全面的。欧洲当然需要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但俄罗斯也同样需要能源出口的收入。
有人说,鉴于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面的经济制裁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就像当年它们试图制裁中国一样。然而在现在国际经济结构下,这个逻辑明显存在问题。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欧洲国家经济固然会受到严重冲击,但对俄罗斯而言,其地广物博也并非什么优势,甚至已经成为了其体制上的弱点。
正如经济博客博主Charles Hugh-Smith写道的:
(自足率低下当然是弱点)
比如说,在不需要贸易或其它国家帮助的情况下就能生存下来的能力,与在失去与其它国家贸易的情况下仍能赚取高额利润或高速发展其经济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在生存的角度看,"自足率"并不一定意味着繁荣,但却意味着可以在不依靠外国同意、资本、资源和专业技术的情况下行动的自由。
自立性提供的行动自由还意味着,大幅降低了对国外控制的关键必需品(比如说食品和能源)价格和供应量的脆弱性,进而降低了必需供应国要挟或影响国内政策和政策关键性的力量。
...(但地广物博有时也是弱点)
以石油/石化燃料作为例子。那些本身就蕴藏着大量石化燃料储量的国家,在自我消费的层面上完成可以自给自足,但它们的能源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通常会导致其依赖石油或天然气的出口维持政府收入、维护政治高层的利益,并维持福利体系的运作。对出口石油或天然气收入的依赖,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诅咒:石油出口以外的国家经济会衰落,因为资本和政治倾向都集中关注石油出口的收入,这种政治秩序的扭曲会导致裙带主义,腐败,和国家财富的大面积错配,这些问题足以令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没落成贫穷和不稳的国度。
(经济高度发达,也很勤劳的德国也很无奈)
走向自立的另一个途径是,选择和资助旨在直接增加自足率的政策。比如说德国,德国通过国家政策(比如说补贴)来发展另类的能源。
就算在德国发展另类能源相对成功的例子中,这种政策主导的自立也需要明显的利益取舍。鼓励生产另类能源的政策补贴现在被认为是成本过高的,特别相对假定的自足率上升,因为鉴于另类能源生产的波动,化石燃料发电仍然是必要的后备设施。
虽然对外国能源的依赖程度一直在降低,但德国仍然完全依靠其外国的能源供应者,同时鉴于德国的能源价格上升,德国作为有竞争力工业中心的地位正在受到威胁——工业生产正在迁出德国,到能源成本更低的地方,包括美国。
增加国内的能源生产,本来的意图是降低隐含在对外国能源提供者依赖的脆弱性,但国内能源生产仍未达到关键的门槛——对价格冲击的脆弱性大幅降低的门槛。
看起来,打破当前均衡的欧俄合作形式,极可能会出现极端混乱的局面。
另外,对冲基金大鳄Ray Dalio也对欧洲地下的能源自足率发表了以下似乎对人有所启发的评论:
"自足率会通过把消费能力和生产需要联系起来来促进生产效率。"
"那些对自己更负责任的社会会比那些对自己不大负责任的社会增长的更快。"...比如说欧洲国家,特别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比利时,全都排在自足率的后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