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资产泡沫和一次次的金融危机似乎仅仅让人们认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市场真的不是那么的有效率。而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John Authers认为,而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市场不是那么的有效率,而是市场似乎是越来越没有效率了。
这似乎与我们的经济学尝试相违背,造成市场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极大的降低了信息流动的成本,至少与以前相比,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了许多。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市场越来越没有效率,而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现在最流行的一个答案是人性。行为经济学是时下最热门的经济学研究方向之一,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解释了不少市场扭曲现象。然而,人性是恒常的,恐惧和贪婪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之始就与人类相依相伴,如果说人类变得越来越贪婪,或者越来越恐惧,这恐怕有点儿牵强。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Paul Woolley教授认为,市场越来越没有效率的原因是资本所有者与投资者的相互分离,以及随之而来的委托—代理问题。资本所有者通常不会自己去寻找投资机会,而是将自己的财富交给其他人来打理,而资本所有者和代理人的激励是不一样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博弈造成了资本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效率。
投资行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确实比以前变得更加突出,投资行业的大规模机构化也才发生不久,投资行业的机构化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的"Erisa"养老金改革计划。
GMO的前任基金经理Woolley坚信,他可以解释两个资本市场的低效率现象,一是"价值效应",便宜的股票在长期会表现的更好;二是"趋势效应",强者恒强,表现好的股票通常会一直表现很好。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那些收益不好的基金会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这些基金不得不抛售资产,资金的流出会让整个资产组合价格下跌。这样一来,相对便宜的股票就出现了,这就为价值效应创造了条件。
举个例子,2000年左右的科技股泡沫的时候,相对于科技股,其它股票的回报率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本来投资于其他股股票的资金都被抽出来去投资科技股,这就造成了其他股票被低估。当科技股泡沫破裂的时候,形势被逆转,这些股票往往会涨的很高。
之后,趋势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这会使得这些股票的股价在之后的几年里持续上涨,逐渐的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撑,定价错误和泡沫也开始形成了。
Woolley表示,想要阻止这个过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让人们理解这种过程的危害,然后要改变评价投资业绩的方法。
目前,资本所有者评价资产管理者的业绩时要么采用大盘指数来作为比较的基准,要么采用同行的投资业绩作为比较的基准,这样的比较方式会激励基金经理去追逐"趋势"。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激励制度带来的市场扭曲,评价基金经理的业绩应该采用与名义GDP相对比的方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