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措施最多可以释放约8000亿元流动性,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并有助于减少银行利用同业业务逃避监管、套利等行为。
此前,中国央行分别在6月9日和6月16日出台了定向降准行动,据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通过粗略计算,此次降准释放资金规模约为600-700亿,即使加上上次县域金融机构降准释放的600-1000亿,一共也只释放资金1200-1700亿。
6月30日银监会公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自2014年7月1日起,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所对应的贷款和"三农"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涉农贷款等6项,将不计入贷存比(贷款)计算的分子,而银行对企业或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等两项计入分母(存款)。
海通证券认为,这是宽松政策进一步加码的体现,未来存贷比的解锁成为趋势,因而信贷增长将逐渐从银行信贷供给能力转向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意愿。存贷比调整有助于引导非标融资重回表内,降低货币利率以及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杨驰分析,此次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有助于降低银行利用同业业务等逃避存贷比和信贷规模限制、进行监管套利的冲动,引导资金从表外逐步回流表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杨驰的统计,截至2014年5月末,商业银行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总额12531亿元,基本上均无提前偿付条款,扣除其中近5000亿元的小微专项金融债,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债券约为7500亿元。2014年,人民银行下发的支小再贷款额度为500亿元。我国商业银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转贷资金发放的贷款,近年来稳定在30亿美元左右。
"据此估算,此次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理论上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最多可超过8000亿元。但考虑到各行贷款规模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实际释放资金将低于理论数值。"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的分析认为:
① 银监会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宽松政策再加码。总体看,分子的调整项涉及贷款规模在2万亿左右,占贷款余额2.6%,按5月份存贷比约70%估算,可降低存贷比约2%。分母项引入大额可转让存单,其成长空间广阔,未来也有望做大存款分母,降低银行贷存比压力。
分子的调整项中主要涉及"支农"和"支小",2013年末支农再贷款余额为1684亿,2014年一季度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500亿,支小再贷款500亿;截止6月底,"三农"小微企业金融债发行规模3400多亿,商业银行债存量规模约3600亿元,商业银行次级债约一万亿元。总体看,分子的调整项涉及贷款规模在2万亿左右,占贷款余额的比例约2.6%,按5月份存贷比约70%估算,可降低存贷比约2%。
分母调整项中,目前监管部门在征求推出针对企业和居民的大额存单意见,传中行已获首单CD。同业监管后理财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带动负债端收益率缓慢下行,CD的优势将逐渐明显,预计CD推出后对个人和企业大额定存形成替代,大额存单占存款规模比例上升并缓解存款向理财和货币基金搬家的趋势,也有望做大存款分母,降低银行贷存比压力。而外资行吸收的境外母行存放净额规模对分母的影响有限。
② 近年来外汇占款持续回落,加之负债端金融脱媒分流存款,均推动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从广义货币M2的构成看,目前来自于国外部门(外汇占款)的比重持续下降,目前已经降至25%以内,而对金融部门债权(同业货币创造)的占比已经从最低的5%上升至9%。在这一背景下,传统75%的贷存比考核存在着极大不足,未来从分子分母项继续解锁是大势所趋。
③ 信贷供给解锁,信贷需求将成焦点。13年商业银行存贷比66%,未触及75%监管红线,但部分股份制银行存贷比达到上限,影响信贷发放能力。未来存贷比的解锁成为趋势,因而信贷增长将逐渐从银行信贷供给能力转向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意愿。
④ 存贷比调整有助于减少银行季末月末冲存款行为,引导非标融资重回表内,降低货币利率以及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下图来自海通证券研究所,显示过去两年内国内上市商业银行存贷比情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