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9日星期六

华尔街见闻: 国务院立"军令状" 传递两大信号

华尔街见闻
 
Simple & Affordable SMS!

Text messages have a 95% open rate within 5 minutes. Over 50,000 businesses, non-profits, and groups rely on Ez Texting for their SMS marketing. Sign up fre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国务院立"军令状" 传递两大信号
Jul 19th 2014, 02:14, by 刘杉

国务院本来是个说一不二的机构,但最近也有点儿烦。

新华社对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是这样报道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情况督查汇报并部署狠抓落实与整改,强调要强化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这是新华社新闻稿的导语,点出了新闻要点。这段话的真实意思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地方政府对国务院政策落实不力,少人负责,缺乏真干,不见实效。

实际情况的确如此。

国务院督查组对发现的问题,做了如下概括,"部分政策落实环节多、进度慢,一些地方和部门重布置轻落实,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干部缺乏责任意识,遇到困难"躲着走"、不作为、不担当,懒政松懈,有的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

这证实了外界的猜测,即地方干部存在不作为现象,已经成为"稳增长"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资源配置仍由政府主导,如果地方干部消极怠工,那么要落实国务院的"微刺激"政策,就很难。

报道说,会议强调今年确定的经济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保证完成。

实现7.5%经济增长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这样的表达口气很重,透露出高层领导的无奈与愤怒。

有媒体将"必须保证完成",视为国务院立下的"军令状"。

这个"军令状"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目前经济状况并不好,如果没有作为,就不可能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二是现有宏观政策效果甚微,"稳增长"得靠地方政府努力。

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既有政治因素作怪,也是宏观政策错配使然。此前央行统计司司长和副司长发表截然相反的观点,就显露出宏观政策缺乏共识。又要完成经济指标,又不搞大规模刺激,在宏观经济调整时期,这样的想法不仅天真,更是自缚手脚。

从近期频繁出台的宏观政策看,总量政策被分解,以此显示针对性,但明眼人知道,这其实是不想自己否定自己。如果搞了大规模刺激政策,走的就是老路数,但新办法"微刺激"力度又不够,只能是将"微刺激"数量加码。这很像电视台播放的运动员慢动作,看着挺慢,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动作,人为改变速率而已。

1+1未必等于2,分解的宏观政策,与完整的一次性动作并不一样。据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多4146亿元,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2009年和2010年同期平均水平多2.08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多增6590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4.7%, 3、4、5月份增速分别为12.1%、13.2%、13.4%,呈节节上升之势。

这就是说,"微刺激"的政策强度并不比一次性"强刺激"来的差,但政策效率却较低。因为货币政策一般有半年时差,而且货币政策的信号作用也得到隐藏,这就使货币政策在不断加码同时,却无法起到相应的政策效果。目前各地现实的经济增长状况,就说明宏观政策效果欠佳,否则国务院就无需"立军令状"。

当然,中国经济本身存在的是结构性问题,潜在增长率或许低于7.5%,而宏观政策作为总量政策仅仅是反周期措施,并不能解决结构问题。所以调整是个中长期任务,必然与短期增长目标发生冲突。

由于增长目标本来就不切实际,要完成任务必须依靠刺激政策,而将总量政策拆解的做法看起来花哨,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从长期看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从短期看又降低了政策效率。

眼下的问题令人头疼,一方面要督促地方干部出工还得出力,另一方面恐怕还得加大刺激政策,通过释放更为强烈的政策信号,来启动市场力量。

虽然信贷增长不少,但企业反馈的意见仍然是融资难,融资贵,要解决这个问题,"定向"的办法真不如"定量"有效。发出明确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信号,或是政府当务之急。

 

本文作者为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南开大学国经所客座教授 。微信公众号:刘杉评论。本文首发于百度百家,作者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