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1月通胀率意外跌至0.7%,进一步远离欧洲央行2%的目标值,通缩的鬼魅再度缠身,令欧洲央行继续宽松的可能性加大。鉴于利率已经逼近零,无法再调降了,这尤其令人害怕。(见华尔街见闻报道)
凯恩斯主义者的解决良方:赤字支出,即提振需求并抬高价格,在负债承重且饱受通缩威胁的欧元区成员国身上无效。剩下的唯一选项则是央行购买资产。比如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提高价格的量化宽松(QE)。但与其他国家不同,欧洲央行迄今一直对QE敬而远之。
美联储可以购买美国国债,但欧元区有18个主权国家,欧洲央行不能仅仅简单地决定何时开始购债,而是必须决定购买哪国国债。
德国维尔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Peter Bofinger提供了一种选择:
欧洲央行可以按照各国GDP总数所占比例,购买所有欧元区成员国国债。即便是德国宪法法院也不太可能否决该提案,因其没有越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界限。但实施起来依然有难度。
举例而言,欧洲央行购债对芬兰债券市场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对意大利债市的影响。
如果欧元区发行共同债券,一切就简单多了。不过各国对发行共同担保债券分歧很大,因为有可能发生一种情况:一国纳税人被迫为另一违约国承担债务。即使德国联合政府尚未否决该提议之前,类似的提议也几乎没有实施的可能。
不过,可以设计一款没有连带责任的共同债券工具。欧元区成员国可以以"捆绑欧元"(euro bundles)的形式发行共同债券。类似的共同债券将以各成员国经济规模所占比例来组合国债,比如100欧元的捆绑债券将包含28欧元的德国债券、22欧元法国债券等等。而各国只对捆绑债券中本国的部分负责。
如果欧洲央行决定实施债券购买计划,"捆绑欧元"将是资产选择。但好处不仅如此。最终,"捆绑欧元"市场规模可能超过欧元区单个成员国的国债市场。这将令利率下降,特别是对国债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的国家而言。德国可以把所有的新债都通过该形式发售,帮助提升"捆绑欧元"的接纳度。基于德国当前的债务水平,及相对于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规模,捆绑债券可能覆盖欧元区政府融资需求的90%。投资者也更难将资金从一国债市转向另一国。而资金转移正是过去今年欧元区经济形势动荡的重要因素。有额外融资需求的国家也可以发行自己的债券。
此外,欧元区捆绑债券可以激励成员国削减公共债务。德国将支持类似的计划,但有一个条件:各国政府支付不同的利率。利率反映一国公共财政的健康水平。比如,负债程度较轻的国家在欧元捆绑债券利率上可获得折扣,而负债更多的国家则支付更高利率。相比于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风险溢价,类似的对财政纪律的激励机制更可靠。
欧元区捆绑债券并非是向着财政联盟大跃进,而是朝更为一体化、更富有弹性的欧洲货币联盟的重要迈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