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金融危机以后,信用评级机构连续成为市场的焦点。先是诱发金融危机的次贷证券曾获得最高AAA信用评级,接着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评级机构的声誉已经备受质疑。
最近,《经济学人》还发现企业债市场出现了一个与信用评级相关的奇怪现象——因为全球主要央行持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已经被压低至历史低位,这可能扼杀了高信用评级存在的意义,而且过去几年垃圾债价格经历大涨以后,投资级和垃圾级的区别已经不再明显:
...大型评级机构把上规模的债券发行授予从AAA最高级到D违约级的信用评级。评级在BBB-或更高的债券被归类为投资级(IG),而评级在BB+或更低的债券被归类为投机级,或更多地被成为垃圾债。部分投资者从来不会碰垃圾债,但大部债券基金要么专注于投资级债券,要么专注于垃圾债。
...BBB和BB级别并不存在根本性区别。来自最大评级机构标普的数据显示,评级为BBB的美国企业债券最近三年的违约率为1.1%;而BB评级的数据则为4.8%。相反,14.7%评级为B的债券在三年里已经无法偿付本息,C评级的数据则为41.7%。欧洲债券的数据也类似。
对股东来说,现在高信用评级已经不是什么好事,市场追寻收益的行为已经导致债券市场向信用评级中部靠拢,除了可以满足投资者对收益率的需求,还满足了股东最大化资产负债表利用率的诉求。
债券市场的"中产化"已经在发生。债市的"贵族"——评级为AAA的债券发行者,已经几乎都消失了。AAA评级已经不再有太多的好处——股东更希望公司把闲置的资金用于分红以实现更高的收益,或通过借更多的资金充分利用税收减免的优势来增加资产负债表的"效率",因此损害了"贵族"的地位。
现在大部分债券都集中在中层。大约68%的欧洲垃圾债是BB评级的,同时BBB评级的债券占据了投资级债券的约44%。
然而,这种市场的同质化真的是向好的发展趋势吗?起码,这已经证明了QE已经扭曲了投资者和企业的风险癖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