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日本经济在2013年有了不小的改善,许多经济学者也看好日本走出长期的通缩陷阱,但种种迹象依旧表明:安倍经济学并不是万能的。
据日本内务省统计,自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政府工程的流标率一直居高不下。作为政府财政计划的的一部分,虽然日本国内的政府工程项目数量大幅增加,但私营企业却并不愿意承接这些业务。究其原因还是:随着日本经济增长的放缓及四月提升消费税的日期越来越近,人们对安倍经济学可持续性的担忧正在不断加深。日经指数今年的跌幅达到了8.5%之多,日股已成全球各大股市中表现最差的一个。
就在最近,东京市政府就兴建世界最大水产市场的计划进行公开招标,然而让市场跌破眼镜的是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最终流标。无奈之下,东京市政府不得不将预算加至10亿美元以吸引那些日本最大的建筑公司加入,预算增幅达到了三分之二。
负责此事的丰州政府官员Koji Ishii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不断上升的工资和材料费让大多数公司在面对这样的工程时望而却步,我们不得不提高预算以增加吸引力。"
事实上,此次的流标只是近来日本建筑市场的一个缩影而已。安倍在其经济学提到了三管齐下改善日本经济的措施,这"三管"包括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财政支出以及结构性改革。从目前看来,日本政府旨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公共建设项目并未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许多公司宁可选择将钱花在雇佣工人购买设备上,也不愿承接这些政府项目。对这些公司而言,如果安倍经济学最终没能帮助日本振兴,那么固定成本越少它们在下轮衰退中的日子也会越好过。
但这也不能完全归罪也安倍的财政政策。由于2011年海啸和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大量的工程已经让日本的承包商们疲于奔命,这些项目还未消化时又迎来了安倍的刺激计划,市场反应冷淡也是在所难免的。水产市场投标商之一Obayashi公司的负责人Junichi Ichikawa向路透社记者表示:
安倍首相还想继续加大公共项目的兴建规模,但我们必须先完成北部海啸灾区的重建工作,说实在的,公司实在是接不了那么多活。
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劳动力的短缺,目前建筑企业雇佣工人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技术工人。有经验的工人大多已经退休,而新一代的则缺乏训练。劳动力的青黄不接成了制约建筑公司扩大经营规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接受调查的公司中,近一半表示它们难以在近两个月内雇到足够的技术工人以承接这些大型项目。
而反对党日本维新会的一名立法者Yorihisa Matsuno在接受路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
日本的建筑公司并不认为这样大规模招标的状况会维持很久,这也是他们不愿意雇佣更多工人的原因。毕竟,在实行终生雇佣制的日本扩大员工数量是很冒险的一件事,请佛容易送佛难的道理企业主们再明白不过了。
此外,随着政府启动大量建设工程,建材的价格也在一路攀升。在东京北部,钢梁、工字钢等用于大型项目的建材价格已经在一年内从每公斤70日元涨到了82日元,涨幅创历史新高。
这就是目前日本政府工程所面临的尴尬现状,大量的公共项目无人问津,地方政府不得不削减甚至取消原定的项目计划,而那些用于刺激实体经济的资金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国库里,派不上丝毫用场——自2013年3月至今,日本政府用于财政刺激的980亿美元款项中,还有370亿没有用掉。而四季度日本国内公共建筑工程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大幅下降,仅为前两个季度的三分之一。
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对此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而为了保持经济继续增长,安倍还会在年内推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中也将包括更多的公共建设项目。而相应的,日本央行则会继续扩大货币投放量,将宽松进行到底。
NLI研究所的经济学家Koichi Haji对此评论道:
从目前来看,很难说增加公共建设算得上什么好政策。但说到底这却是不得不实施的政策,毕竟日本政府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