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芝加哥联储主席Charles Evans在纽约货币政策论坛上发表了一次颇接地气的演讲,这个演讲的名字叫《不管你喜不喜欢,"美联储90%的成功沟通"仅仅是为了追求以目标为指引的货币政策》。虽然Evans一开篇就撇清了此次讲话和芝加哥联储以及美联储的关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悉简单解读美联储政策的方式。
在演讲中,Evans展示了一张以失业率为横轴,通胀为纵轴的坐标轴——颇像一个飞镖靶,坐标轴上的点即是某个时间点通胀水平和失业率的综合状态(美联储的双重指责就是充分就业与温和通胀)。自从2011年9月以来,经济的落点已经逐渐向Evans的靶心靠近。到2016年,美国经济将打出十环,正中美联储的红心。
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了4月非农就业报告,其显示美国失业率为6.3%。这一数据标志着经济已经向美联储的目标"红心"进一步靠近。经济分析论坛Ecobrowser也画了这么一张类似的积分靶,记录近年和未来几年经济在靶图上的走势。
但是,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虽然6.3%的失业率事实上已经低于美国自1970年以来的失业率水平6.4%。然而纵使以常规方式统计的就业市场数据看起来已经开始趋于常态化,但其他就业市场指标仍然暴露出不健康的状态。比如当前在美国寻找工作时间超出6个月的人群比战后任何时刻都要高。
不难发现,上个月失业率的改善完全是由于就业参与率的下滑导致的。许多人在3月份表示他们没了工作但仍在找工作(美国劳工部称之为失业),而到了4月份,虽然他们仍然没有工作,但最近一个月已经不再找工作了(美国劳工部称之为非劳动力人群)。但诚然,多数就业参与率的下滑都归咎于长期人口结构因素——这在大萧条之前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证明。
(美国就业参与率60年走势)
从劳工部的角度,对"失业"和"不在就业人群范围"的界定非常清晰,但从实际角度却有很大问题。不论是哪个月,来自"非劳动力人群"的新增就业都比来自"失业人群"来的多。这说明比起某些"失业人群","非劳动力人群"甚至更热衷于找工作。这一情况在下图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示。
(黑线为由失业转为就业的人数;红线为非劳动力人群转为就业的人数)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Hie Joo Ahn专门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他统计了从"就业"到下个月变为"非劳动力"的人数以及"就业"到下个月变为"失业"的人数。对人群的分类完全按照美国劳工部的方式界定。其结果再次显示了"非劳动力"和"失业"之间界限模糊。
现在再来看通胀,也就是美联储的第二个目标。尽管美国失业率开始改善,但通胀水平仍然落后于美联储定下的2%长期通胀目标。这意味着如果你在本文的第一张图片上做下记号,通胀落后1分的意义将远大于失业率偏离0.8分的意义。
现在,我们又搜集到一些可以给积分靶画点的方法。近几年,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们发起了一个名为"Billion Prices Project"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在线下搜集价格数据得出消费者网购的价格水平。在2011年至2012年,这一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劳工部使用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同步且接近。但在最近两年,教授们使用的方法计算得到的价格水平已经高出美联储通胀目标水平0.5个百分点,而不是劳工部得到的1%。
(麻省理工研究结果:红线为在线消费价格,蓝线为CPI)
说个题外话,就2%通胀本身来说,这是不是个靠谱的目标?按照宏观经济学家近期使用的理论模型来看,如果市场存在通胀预期,将会刺激社会支出并提升就业。但仍有经济学家发现很少有证据能证明这一假说。同时,一些经济学家也对高房价将刺激消费的"共识"提出质疑。甚至于加拿大央行的研究员Christiane Baumeister也站出来辟谣——如果从1986年看到现在,那么高企的通胀往往意味着支出的减少,而非增长。
总结下来,虽然看起来4月份的数据让我们离美联储的红心更近了一步,但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却显示市场需要更多刺激。美联储的委员和理事们究竟是依从Evans所说的简单逻辑,还是秉持着他们作为顶尖经济学家的操守,我们仍然不得而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