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金子公司终于也要重演信托的命运。银监会下发被称为史上最严信托监管政策的"99号文"后不久,从事同类业务的基金子公司也受到进一步严控。基金子公司自诞生以来"野蛮生长",18个月规模猛增至1.38万亿。
中国证监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5月1日起,监管层对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实施备案管理。并且,《通知》明确要封杀资金池业务、规范通道业务:
子公司专户产品募集的资金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投资标准进行投资,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需切实做到资金来源与运用一一对应,确保投资资产逐项清晰明确并定期向客户披露投资组合情况。
子公司也不得通过"一对多"专户开展通道业务。
子公司应当以合同形式明确风险承担主体和通道功能主体,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同时,子公司应当建立防范利益冲突机制,有效防范专户产品与合作方及其管理的其他产品之间发生利益输送,防止专户产品发生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违法违规行力。
过去一年半,基金子公司从无到有,野蛮生长。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90家基金公司中已有67家成立子公司,比例高达74.44%。专户子公司也成为基金公司的业务标配,上述67家子公司中有60家开展了专项资管业务,管理账户4186个,管理资产1.38万亿元。
同时,基金子公司杠杆率奇高。据《华夏时报》统计,67家基金专户子公司合计注册资本32.13亿元,平均只有4795万元,相较1.38万亿元管理资产,"杠杆"高达429倍。其中,注册资本刚到2000万元"起步价"的多达29家,占比43.28%。
基金子公司为何能在18个月里规模增长1.38万亿?
首先,基金管理公司要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按规定必须设立专门的子公司。而基金设立子公司仅有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的限制。在业务风险资本和净资本等方面缺乏"硬杠杠"。
此外,与传统公募基金业务相比,基金资管专项业务无论是对客户数,还是最低募集规模要求等条件都比较宽松。同时,由于发展时间短,没有净资本约束,基金资管专户既没有遭遇"刚性兑付"挑战,在许多投资标的上也没有限制。
基金子公司野蛮扩张过程中,潜在资管风险日益加大。据《经济日报》报道,部分子公司治理结构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尽合理,通道类业务风控不严,业务规范与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有的基金专户子公司在开展类信托业务项目时,为争夺项目承揽权,不断降低自身要求,对项目的后续跟踪、回款等跟进不紧,加大了后续管理风险。有的子公司在开展私募基金的通道业务时,存在违规向客户承诺收益等倾向或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投资者。
此外,据《华夏时报》报道,
从2013年开始,房地产信托一直是基金子公司专攻方向之一,有近半数子公司涉足房地产类项目。由于"类信托"产品存在刚性兑付需求,一旦房地产信托等"类信托"产品发生违约兑付,注册资本平均不到5000万元的基金子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和赔付能力让人担忧。
基金子公司野蛮生长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除了备案管理外,对成立不满一年或者其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低于50亿元的基金管理公司,证监会还将暂缓审核其设立子公司的申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