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各信用的参与主体分,又可以分为定向和非定向。债券基本属于这个国家高大上主体参与的领域,时下叫定向金融。货币端维持宽松,应也"定向金融"的组成部分。
因为债券有二级市场,交易盘受货币端驱动最容易将资金定向导入这个经济体的核心资产(也是债券市场的主体:铁公基、央企、国企)。
而非定向信用(信贷、非标)的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贷款基础利率(LPR)从去年10月份5.71%上升到目前的5.77%。一般性贷款从去年年底7.14%上升至今年1季度的7.37%,个贷从6.53%上升至6.7%。
依然是13%的货币供给总量,非定向的部分少吃一口,影子和贷款都不旺,债券市场因此得到了好处。
时下定向和非定向融资成本的分化,更似在真实地反映中国的信用溢价在扩大。不那么严格地看,目前定向部分的融资成本可视为中国的无风险利率的前沿。
接下来政策希望非定向部分的融资成本也能往下降。
感觉上有三种场景:
一是非定向部分的需求向定向支持的融资领域(债券)移动,寻求满足(债券融资的门槛降低),这样非定向的融资成本能被带下来些;
二是非定向部分的融资限制松弛(主要是贷存比和信贷配额,影子指望不上了),增加资金供给满足更多非定向部分主体的需求;
三是央行在货币市场注入更多的水,但还是要通过一或者二,定向和非定向互动,来收窄非定向和定向之间的信用溢价。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