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影子银行颇受国内外关注,接连发生的信托兑付危机更是加重了人们的担忧,有些人认为中国的"雷曼时刻"即将来临。Heritage Foundation的Derek Scissors认为,与中国崩溃论一样,这样的看法其实反应出了当事人对中国的无知。
中国的金融体系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改善,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掌控,行政命令的干预和非市场化的借贷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错配。
2008年金融危机恶化时,中国政府宣布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采用政府指令的方式要求银行向企业放贷。这一计划虽然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维持了经济的增长,但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本来应该破产的企业通过负债来苟延残喘,银行坏账风险飙升,中国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并与影子银行一起绑架了中国经济。
目前来看,金融市场中期限错配、政府隐性担保等问题短期内还是难以解决,但这只是慢性病,并不是会造成中国金融体系崩溃的急症。
非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有效率低下和风险积累的弊端,但也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难以发生危机。
首先,不存在"交易对手方风险"。雷曼倒闭时,没有人愿意接受雷曼的资产,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复杂的衍生品到底值多少钱。而在中国,大多数金融企业都归政府所有,他们之间交易似乎只是财产的搬来搬去,并不存在所有权和风险的转移。因此,如有必要,中国的金融资产交易总是能够找到对手方。
其次,实体经济的流动性能够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来得到解决。雷曼倒闭时,通用等一些大型制造企业流动性出现严重困难,金融危机有向实体经济蔓延从而造成经济危机的可能,美国总统对此却感到无能无力,因为银行不放贷,奥巴马也没办法。在中国,习近平不会遇到同样的难题,他只需要下令即可,因为银行是国有的,他们必须服从政府的命令。
最后,中国政府几乎控制了所有的资源,有足够的能力来偿付银行的坏账。
即使中国的"雷曼时刻"真的来临,也不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银行。诚然,相比于十年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体系结合的更加紧密了,但是和美国相比,其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还很低,中国版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会极为有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