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星期五

华尔街见闻: 为何外汇市场的“中国影响力”不断走弱?

华尔街见闻
 
At Home Yoga Retrea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enjoy a weekend yoga retreat in your own home!
From our sponsors
为何外汇市场的"中国影响力"不断走弱?
Apr 18th 2014, 05:50, by 维尔京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让中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中一直主宰着商品货币的走势。然而在近一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趋缓却没有引起商品货币的崩盘。那么为什么中国经济对商品货币的主宰力变得如此不堪?

"外汇市场的'中国影响力'正在减轻"。这是汇丰银行由David Bloom主管的外汇策略团队最新的观点。

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该团队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商品消费和商品货币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已经破裂了。而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在他们看来是由于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已经从量增向质增开始重新调整。这种新的机制已经开始影响商品市场。

同时,汇丰发现商品货币与商品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开始掉头。

对于上图,汇丰解释到:

为了描述商品货币的走势,我们编撰了三类综合商品货币指数(红线商品货币,灰线新兴市场商品货币,黑线G10商品货币)。其与商品价格指数CRB的关系为基于周度变化的6个月滚动数据。上图清晰的表明,在中国经济享受快速增长的同时,CRB与商品货币的关系一直处在正相关高位。而当中国经济在2013年初开始下滑时,商品货币价格与CRB的相关性却一度跌破零轴。

而造成关联性下滑的原因在哪里? 汇丰认为这和经济波动的程度有关。

"我们相信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解释就是,中国经济回撤幅度,以及其带动的商品价格下滑幅度已经不如此前的上涨阶段。故而这一种回撤也不足以主导相应商品货币的走势。"

"问题的核心在于波动性。如果中国传递出相对意外的大惊喜,而且这同时撬动了商品价格,那么这些都会重新对全球汇率造成影响。但就当前而言,本地经济仍会是本国汇率的主导因素。"

然而,《金融时报》专栏作家Izabella Kaminska却对这种"粗糙的结论"不予赞同。在他看来,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人民币估值。如果人民币持续被低估的假设是错误的,那么所有的中国经济下行都不应该与商品货币回调挂钩。为了阐述整个问题,Kaminska首先给出如下影响逻辑:

情况一:货币长期低估

货币低估=>出口受到刺激=>资源进口增加=>更多美元流入商品贸易

情况二:货币长期高估

货币高估=>出口萧条=>内部消费得到激励=>商品贸易中美元流通量减少=>大量美元得到借入以应付贸易支付需要=>保值商品价格受到影响,消费商品不受影响

Kaminska继续解释称

"如果人民币确实长期低估,也就是以上的情况一,那么中国经济下行必然意味着全球商品需求的下滑。但事实上,如果中国经济动荡并没有影响商品和商品货币,那么这必然是由于其他原因。"

很明显,Kaminska认为人民币并没有被低估,而是像"情况二"一样被高估,使得消费类商品无法收到经济波动的影响。那么为什么美国依然在指控人民币低估?Kaminska解释称,一方面美国希望再次回到以出口为驱动的增长模式;而另一方面,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美国在退出QE上将面临更大的难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