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今年面临失速风险,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走下坡路的迹象更是引人关注,市场对于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宽松的争论此起彼伏,高盛中国区经济学家宋宇认为,中国宽松政策的传导方式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较发达国家将更为复杂且不透明。有如下原因:
1.数量繁多的部门将参与其中。除了央行及财政部、其他政府部门也将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税务局等等。除了这些政府部门,还有众多国有企业(实体及金融部门)的配合也很重要。更多参与者意味着需要更多协调。在国家级部门里,发改委通常肩负改革的主要任务。不过也经常需要国务院的协调。
2.比起发达国家,中国的政策变化通常不会提前透露。一个新政策出台时,投资者经常会对其产生疑问,比如国家要制定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那新计划和原来的5年计划相比,到底多了多少?事实上实际的投资量也不一定是按照原先的5年计划来的。一些基建项目原先计划6年完成,现在3年完成了,这将会在那一年的经济数据中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中国政府多会采用边走边调整的策略,这意味着你无法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程度。
3.最后是传导机制,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是通过影响融资成本及终端需求等方式完成对经济体的影响。在中国,这些渠道也能起作用,不过政府可以直接的影响提供给广义银行系统流动性数量的同时,还可以影响商业及政策性银行自有的流动性(通过窗口指导),并且还可以影响非金融公司的借贷及投资行为。
通常我们将货币政策比作一根绳子,能拉不能推。不过在中国货币政策更像是一根棍子,虽然这跟棍子的硬度逐渐在减弱。中国的决策者们能自由收放政策,部分因为国家控制着经济中相当大一部分资源,同样也因为经济中其它的监管要求常见并且受重视。所以,决策者们有更多空间来降低种种限制,比如近期的投资准入方面。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接近20%,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堪称最高,虽然我们并不预计近期内会降准,不过这显示如果决策者们真的下决心做的话,留他们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同时,中国的利率相对于其他主要国家来说也是比较高的。
那么,宽松政策最终会怎样实施呢?宋宇表示:
1.国务院将举行数次会议要求有关各部制定具体计划。这些事似乎在今年初已经发生了。
2.随后在国务院的例会上会逐步批准各部门的草案,在过去的一个半月中我们也经常能听到这类消息。比如,上周商务部就有一个支持出口企业的声明。在前一周还有支持就业的类似声明。
3.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将实施这些方案,中央政府将监控实施进度。比如基建投资,融资难一直是增长缓慢的最主要原因。中央政府此时会提供更多财政支持,要求银行提供更多帮助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融资成本,允许发行更多债券(发改委、银行间市场协会、证监会对证券发行都有一定的控制权力)。此时,中央会排除一些监察小组监督政策实施是否到位。得到资金的项目必须尽快将钱用掉,不然未来或许融资会变得困难,负责人也可能被认为是工作不到位。这使得中国的政策传导会比大多数国家要快。
4.中央政治局在季度末的会议上也将对国务院的决定产生更多影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