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内地政府部门禁止在新电脑上安装Window 8系统,彭博日前引述消息指出,中国政府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呼吁国内银行放弃由IBM开发的高端伺服器,并鼓励采用本土品牌。但有知情人士称,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受制于人,去IBM短期难实现。
国内银行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已引发监管层和银行业的高度关注。据《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一名金融机构IT部门人士称,由于金融业对核心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估计目前国内银行90%的核心系统都是IBM的, IBM的确处于垄断地位。
不过,多名金融机构人士认为,银行业核心系统要"去IBM"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国内缺乏可替代技术;其次,银行更换核心系统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银行核心系统中,IBM占比那么大,即使要更换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上述金融机构IT部门人士说,国内做这类技术的环境相对浮躁,很多公司都做一些简单的应用系统项目,真正研究做操作系统的公司很少,而金融机构对核心系统的要求非常高,也使得银行对国外厂商系统依赖性更大。
"IBM商业机器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单个的硬件问题,国内技术可替代性目前还达不到。"
实际上,早在2012年底,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2012年会暨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就提出要推进"自主可控战略",逐步破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
尚福林在上述会议上表示,银行业信息化工作主要面临三方面严峻"挑战",首先便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目前银行业信息化所使用的关键硬件和基础软件,国际知名产品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与硬件设备相关的技术服务也集中在少数供应商手中。"尚福林称,在技术先进性与安全可控性的博弈中,银行业面临两难选择。
尚福林表示,银行信息化工作还面临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信息科技发展不平衡两大挑战。银监会称,这些年,银行业务快速扩张,信息化建设压力倍增,摊子越铺越大,管理和运维却跟不上。同时,银行信息科技外包依赖度和集中度较高,容易造成敏感信息泄露等。银监会因而要求银行实行可持续战略,彻底扭转当前信息科技工作"两轻两重"的局面,重点是弥补管理和运维的"短板",此外还要加强科技创新战略。
据银监会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255家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建设有501个数据中心或机房,科技总投入698.7亿元,同比增长38.3%。
有邮储银行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该行在积极探索小型机及存储等关键核心硬件的自主可控,目前行内信息系统中已部分使用国产品牌的服务器。
彭博社也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称,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财政部在内的多家政府部门正在研究和评估国内商业银行对IBM服务器的依赖是否会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同时还将采取措施,逐步扩大国产大型服务器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他们表示,2013年3月,中国开始在邮政储蓄银行试点使用浪潮制造的国产服务器。
5月27日,国内企业浪潮集团公布了一项内部市场计划"I2I"(IBM to Inspur),这是浪潮集团针对IBM市场、IBM营销体系展开的全面渗透、切入、接管的一项市场推进计划。其涉及通用服务器、主机系统、云计算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产品线,涵盖行业拓展、优渠开发、项目迁移、人员接纳等多项细分计划。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有不少金融机构采用浪潮的高端服务器。邮储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洛阳银行等金融机构客户已经采用了浪潮研发的高端服务器K1。
不过,虽然有指IBM伺服器在内地发展受阻,IBM其后发声明称,未有听闻内地政府推出相关政策。同时,该公司仍积极发展中港两地的云端服务。
据香港财经媒体《信报》报导,继年初宣布斥资12亿美元在包括中国及香港等主要金融中心建立40个数据中心后,IBM公司还将联合多个企业用户成立"云联盟",推出客户定制的云计算方案。
IBM引述调查机构IDC预计,香港投放公共云服务开支,将会由去年的2.51亿美元(约19.6亿港元)增加至2017年的6.85亿美元(约53.4亿港元)。 IBM SoftLayer渠道发展经理陈国成表示,该公司数据中心分布全球各地,采用当地至少两个规模最大的电讯商连接,并提供多项后台服务,可按用户地区需求提供服务,以及提高服务安全及稳定。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