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俄罗斯总统访华的最后一天,中俄之间谈了20年的天然气供气合约终于达成,这份高达4000亿美元的"世纪大单"到底是如何谈下来的呢?
《中国经济周刊》在最新一期的封面报道中给出了不少细节。据其报道,协议是在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4点才明朗的。
报道引述一位接近中方谈判代表的人士称,"普京希望走之前达成这个协议,哪怕是最后一刻……俄方的压力非常大,我们当然也有一定的压力。"
根据协议内容,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 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俄气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在谈判的最后阶段,还有一段小插曲:
在签约前一天,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中石油发言人毛泽峰的话称:"我们不会签协议。目前进口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背离,我们进口天然气一直在亏钱,不能再亏了。"
毛泽峰的一位同事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中俄签约后,他曾就此事问毛泽峰,这是咋回事儿?毛回应称,是媒体误解了他的意思,但毛并未进一步做出解释。
价格一直是双方谈判最主要的分歧点。俄方希望按照欧洲高达40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计算,而中国则希望参照中亚235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商议。
但中方在谈判中有两大底线:第一,不能按照欧洲的价格来对待亚洲;第二,必须考虑中国市场的接受能力。
事实证明,俄罗斯在价格方面越来越现实,价格也在向中方的底线靠拢。但报道并未给出最后的价格。其提到,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俄罗斯的价格一公布,双方与其他国家已经签订的一些价格,都会有一些影响和冲击。这对双方都是一种压力。
但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曾提到,俄罗斯能源部部长Alexander Novak上月在俄罗斯一家电视台表示,中俄在周三签署的天然气合同的价格接近350美元/千立方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