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是90年代中央政府为了解决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带着政治目而建立的四家坏银行之一。最近信达在香港的巨无霸IPO(筹资金额高达180亿港元)受到了市场热烈的追捧,10家基石投资者已经认购过半。这在几年前似乎是难以想象的,信达究竟是怎么在信贷的"垃圾堆"中淘金的呢?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信达当年是接手了建设银行坏账的,因为建设银行坏账很多与矿产和重工业企业有关,这都是中国近期经济发展受益最大的行业,所以信达原本的坏账资产在四家坏银行里是最优质的,信达通过债务重组(比如说债权换股权,然后鼓励企业上市)锁定了大笔的资本增值收益。而且信达还是唯一一家获准收购非金融企业坏账的坏银行。
Breakingviews给信达模式做了个说明:
信达是怎么运作的?据了解情况的人士称,首先信达会从银行借钱,利率通常为5-6%。接着,信达发现一家企业的客户无法支付它们的货款——比如说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欠下了一家水泥厂一笔钱。信贷就可以基于面值的小幅折让价格,买入这笔应收账款。该开发商只要提供抵押品或给出第三方担保,其对水泥厂的欠款就变成了来自信达的一笔贷款。
这看似是一笔"三赢"的结局。
根据招股书显示,信达的贷款平均利息约为14%。在扣除费用和约等于贷款规模2%的坏账拨备以后,信达能赚取约6%的利差——这几乎是中国银行业在传统贷款中赚取利差的两倍。因为信达的资产负债表有杠杆,其股本回报率达到充满吸引力的30%。
信达不仅购买企业的坏账,还会购买信托工具发放的贷款,尤其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这意味着,信达的风险与土地和楼房这样的抵押品高度相关。FT的Lex专栏写道:
该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中60%与房地产业有关,这进一步加大了它的风险。同时,信达还通过债转股持有部分困境煤炭企业的股票。
这种业务适合上市么?不良贷款并不少见,而处理不良贷款需要专业人士。不过,这是一个起伏不定的行业。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带来投资机遇和盈利。去年,信达就曾从资产净升值中获得了4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而在经济疲弱、复苏速度放缓时,这种收入会下降。随着经济放缓,从不良资产获得的回报也在降低。这其中市场也在发挥作用:信达46亿元人民币的减值损失中,就有五分之三来自该公司针对所持中国铝业股份计提的减值准备。
从某种程度上说,信达与很多放贷给房地产开发商的受托贷款在性质上是类似的。因为银行不能直接放贷给房地产开发商,但它们可以转而借钱给信达,同时银行借给信达的贷款还能分类为"同业资产",与企业贷款相比,这样还可以省下了不少资本。
当然,处理坏账还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耗费时间。而且Breakingviews认为,信达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因为根据统计局数据,从2010年开始,中国企业间应收账款增速一直大幅高于GDP增速,很多企业通过拖欠货款来充当免息贷款。如果这种通过货款建立的隐形债务关系不断深化,那不单会对企业的流动性状况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使违约事件带来更大的传染性。
至于信达的盈利前景,Breakingviews认为,只要中国金融体系保持封闭,信达就能继续盈利。因为银行不得不持续给信达提供廉价的贷款,而银行廉价贷款的基础正是中国储户提供的廉价存款。所以,信达模式的最大风险正是存款利率自由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