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星期三

华尔街见闻: “国家首席投资官”辞别 中国外管局将再陷“夺权”之争?

华尔街见闻
 
Don't wait in line!

Buy your movie tickets online. Find reviews, trailers, and more at Fandango.
From our sponsors
"国家首席投资官"辞别 中国外管局将再陷"夺权"之争?
Jan 29th 2014, 04:47, by 若离

中投, 外管局, 外储, 朱长虹, CIC,中国

因作风低调而得到"隐形人"称号的中国外管局储备管理司首席投资长朱长虹又一次"隐身"了:本月底离职的原因和日后去向至今不明,也不清楚是否因政治影响隐退。可以确定的是,在他负责管理外储投资期间,中国减少了美国国债的投资比重,更倾向于比这类债券风险更高、收益也相应更高的资产。而朱长虹的辞别可能使外管局再度陷入与中投的外储投资权"争夺战"。

在向媒体发出的声明中,中国外管局透露朱长虹卸任是计划安排,

按照计划的安排,朱长虹总监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的工作到2014年1月底就结束了。

声明评价:朱长虹

在系统建设、资产配置、组合管理、交易执行、研究分析等方面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做出了重要和突出的贡献。

君投资本管理中心(Empire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长彭俊明曾任中国外管局储备管理司投资战略师长达8年。他认为:

朱长虹的离开对外管局乃至中国都是巨大损失。

知情者向华尔街日报透露,外管局的工作有保密性质,朱长虹难以掌控外管局的内部政策。而且一些外管局的同事也对朱长虹有些抵触情绪,将他视为没有努力通过中国式逐级提拔认可的"空降兵"。

一位中国政府官员就表示:

朱长虹的业绩有目共睹,可一直都人怀疑,日子久了他是否还适合。

外管局的对外声明没有暗示任何朱长虹离职的原因,无法确定是否与政治影响有关。不论怎样,"按计划安排"离职不能抵消朱长虹缺阵带来的影响,因为他是真正的中国金融精英。

十年前,中国的外储尚不足6000亿美元,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外储达到3.82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097亿美元。

中投, 外管局, 外储, 朱长虹, CIC,中国

面对外储如此巨大的增量,外储保值成为重要的经济问题。

金融时报分析指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CIC)一直在争取得到更多的外储管理权。

不过,控制外管局的中国央行并不放心由中投操作外储的资金,因为财政部主管的中投显得虚有其名,2007年中投的两笔投资可以作为例证:投资摩根士丹利两年多之后浮亏9亿美元,投资黑石(BlackStone)三年多以后浮亏约18亿美元。

有鉴于此,央行设法让大部分外储都掌握在外管局手中,拨给中投的资金并没有中投期望的那么多。

外管局2009年聘请朱长虹主管外储投资其实是一步险棋。当时,除了定期将外储部分转移给中投投资之外,外管局并没有什么外汇投资的大动作。

朱长虹加入外管局后,外管局积极投资美国企业债券与股票、日本股票、日本和欧洲债券。

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6月30日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外储的股票投资由原来的780亿美元增长到1270亿美元,增幅62%。

对于日本股市,朱长虹把握了2012年底至2013年的持续上涨期也值得称道。

而且,他不仅着力多样化投资,还将扩大了业务范围,在纽约开设办事处,旨在投资房地产和私募股权。

在朱长虹的帮助下,外管局扛住了中投"争夺"外储管理的压力。

而且,朱长虹获得投资回报的工作重心也让外管局免去了其他政治指令的影响。

没能摆脱那些影响的中投子公司中央汇金就得为抬高国有银行的股价出力,最新的例子是去年汇金第五轮增持四大行。

Quartz编辑Gwynn Guilford预计,今后,缺少朱长虹掌舵的外管局可能再度与中投发生"夺权"之争。朱长虹的继任者要么像他那样是金融骄子,要么就得更愿意施展政治手腕。

中投, 外管局, 外储, 朱长虹, CIC,中国中投, 外管局, 外储, 朱长虹, CIC,中国

相关文章: 
中国外储"首席投资官"朱长虹本月底离职
文章分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