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已经过去半年时间。在此期间,自贸区推动的金融以及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等领域的多项变革,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数以千计的公司在自贸区落户。
但是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自贸区本身给企业带来的红利仍然被"笼罩在神秘之中"。
自贸区在去年9月正式落成之后,最为繁忙的业务是公司注册。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公司在这个28平方公里的地方登记落户。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也在这里建立的支行,微软和美国MetLife保险公司也在这里建立合资公司。
而在成立逾半年之后,公司注册之余的其他事宜仍然被笼罩在神秘之中。没有任何人——没有哪个银行家,哪个律师,也没有哪个嚷着代理公司注册的机构能够说出自贸区的特点——没有什么自贸区能做的,自贸区之外却不能做的事。
"真正的好处?不太多。"一家商业注册机构总经理孙瑞英(音译)如是说。不过,已经帮助数十家公司获得自贸区商业登记许可的她仍然保留着一份自信:"我们并不失望。现在我们仍然处在观望阶段。"
孙瑞英还引用了中国前著名领导人邓小平的名言"我们正摸着石头过河"来彰显她的乐观。
第一财经日报周三报导,上海政府开始启动对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执法检查,通过执行第三方评估挖掘"自贸区"红利。
一方面,这次措施体现了上海对推广自贸区建设的重视,而另一方面,"红利"不清与目标不明确却时刻伴随着自贸区的发展。《金融时报》引述
李强(音译)是一家美资律所办事处的合伙人。在他看来,自贸区的"新面貌"纵使对政府来说仍然是一个需要评估的课题。
"就现在来看仍然没有给它(自贸区)下好定义。现在他们正在传达出一些好东西,不过那些都不属于焕然一新的改变。"
其他中国城市——南至深圳,北至天津,都在筹划建立自贸区。在李强看来,这些动向将激起对改革的尝试。
"当他们开始互相竞争时,也许事情就会开始变得有趣了。"
金融改革需求是上海自贸区产生的原动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则是自贸区实验的首要任务。自去年以来,陆续有包括人民币境外借款、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人民币跨境并购贷款等新型业务开展。然而在《金融时报》看来,步子小与易落实的特点令上海自贸区的"革新"变得不那么独一无二。
拥有自贸区银行账户的外国企业可以通过自贸区更便捷地转移人民币资金。但是,仅仅在"双向资金池"落地数月之后,这一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铺开。
一家境外基金的顾问人员试图将资金汇入中国境内。前不久他约见了一位自贸区官员。这个官员告诉他了一个不使用自贸区制度也可以完成汇款的方法。
"就是说,自贸区其实没帮上任何忙,倒是上海政府的随和态度令我受益良多",这位基金顾问表示:"我现在仍然很难找到一个自贸区凭其特点帮助到客户的独特案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