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储备货币多元化将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业界和学界很有信心,人民币在未来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中,能够占有一席地位。
周六,在杭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70周年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学术研讨会"上,潘功胜表示:
储备货币多元化将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过去几年中在市场推动下,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发展速度很快。业界和学界都很有信心,人民币在未来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中,能够占有一席地位。中国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和稳定、中国金融改革的推动与深化是理想走向现实的必要条件。
从一个更加长期的角度看,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从储备货币、汇率安排、政策协调、失衡调整、救助机制等方面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创造一个更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赢的新体系。
来自研讨会的数据显示,在区域层面,近年来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了以清迈倡议多边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金融合作。在双边层面,目前中国已经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额度达到2.56万亿元人民币。
潘功胜还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积极地参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情况:
一是推动G20戛纳峰会作出承诺,建立更加稳定和更有弹性的国际货币体系,使该体系能更好地反映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比重上升的情况。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出《关于IMF份额和改革的决议》,希望每一个成员国,尤其是大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履行相关的决议。
二是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框架,由侧重汇率监督扩大至对成员国宏观政策的监督。2012年7月基金组织出台了一个结合双边和多边监督,涵盖财政、结构政策的新监督决定,有利于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监督。
三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对全球流通性的监测。基金组织认可资本流动管理作为宏观审慎政策的组成部分,完善衡量全球流动性的指标体系,允许各国通过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管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