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制药公司正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快的速度研发新药,单单上一年就有39种新药推向市场,但是,销售这些新药却成了让制药公司头疼的大问题。
由于市场对成本很敏感、对新药不信任,新药,包括强生、辉瑞、百时美施贵宝的抗血凝药物和辉瑞、葛兰素史克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药,卖得都不好。
制药公司发现,医生、病人和医药保险公司不愿意购置新药,因为他们认为,虽然新药的疗效可能更好,但是显得有点儿太贵,特别是那些已有治疗相同病症畅销药的新药,他们更不愿意使用。
据医药营销管理公司ZS咨询在分析了约500种新药之后发现,自2006年以来,医药公司开发了271种新药,只有13种在美国超过了10亿美元,而在此5年前,257种新药中有33种超过了10亿美元。
ZS咨询医学专家Ganesh Vedarajan表示,畅销药的出现不再如以前那么频繁了。
2006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推向市场之后三年的新药平均年销售额达1.43亿美元,而在此之前五年2001年到2005年的还有2.08亿美元。
因而,新药更加难以与现有的畅销药进行竞争。从2011年到2015年,将要失去专利保护权的药物在美国的销售额达到了1000亿美元。
辉瑞原希望,去年末批准的两种新药(预防中风的Eliquis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Xeljanz)可以弥补因胆固醇药物竞争激烈而失去的120亿美元收入。但是,现在,两种药物的销售都没有达到分析师们的预期。
如果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那么,医药保险公司可能更为希望选择较为便宜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般通用药时。年初,Zitter Health Insights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34%的购药者表示,他们之所以不用新药,是因为不再保险覆盖范围内,或者是严格的批准限制制度,譬如需要事先审核等。
辉瑞的新药Xeljanz需要同现有的一些畅销药进行竞争。分析师们认为,这种新药有竞争优势,因为现有药物一般是针剂,而Xeljanz是药丸。但是,医药保险公司认为,虽然有这方面的好处,但是与现有畅销药相比,缺少医用经历可供参考。许多医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坚持使用原来的药物,并且担心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纵然一些新药很快成为了畅销药,但是其它新药因为成本和现有药物竞争等因素而受到冷落。预防中风的抗血凝新药就面临着这样的挑战。
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一个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只有27%的抗血凝药物是新药。除此之外,以抗血凝药物Warfarin为例,这种药只卖几美分,而新药需要7、8美元,医药保险公司当然更倾向于坚持使用Warfari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