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缓没有停止中国大举购入铜矿、铁矿石和大豆的步伐,中国的需求仍是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最主要力量。
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已经几乎统治了大宗商品市场,中国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铁矿石,超过40%的铜产出,并购买了大量的煤炭、奶制品和糖。
从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增长显著放缓,一季度GDP增速跌至7.4%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对"硬着陆"的忧虑导致许多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
但尽管7%左右增速相比过去两位数增长逊色,但是由于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即便一个较低的增长速度仍然意味中国需要消耗大量工农业原材料。
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报道,面对经济放缓考验李克强总理启动了微刺激,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是刺激政策的主力。
现在投资者和分析师开始下注大宗商品已经见底。市场预期中国政府有很大机会避免经济迅速下滑,GDP增速将稳定在7%附近。
富国投资顾问公司(Wells Fargo Advisors)高级国际策略师Sameer Samana告诉《华尔街日报》
"人们对中国看法过于紧张了。"他说从2月份开始富国投资顾问通过ETF基金正在买入铜、锌和铝。
一些指标性的大宗商品已经反弹,比如铁矿石、镍、铝正开始收复2014的下跌。铜价在3月触及三年半以来最低后,已经反弹了约5%,
大豆今年上涨了12%,玉米和小麦期货价格今年迄今也已上涨15%。自去年底以来,跟踪24种大宗商品 价格走势的标普高盛现货商品指数上涨了1.7%。中国对农产品旺盛进口甚至让美国粮食库存跌至10年来最低。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依然强劲,前三个月铁矿石进口增长19%,创下自2010年同期最快。
3月份中国钢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尽管此前中国决策者多次强调要关闭剩余产能。
分析公司Capital Economics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基数相当庞大,即便是增速放缓也将带来巨大需求,比如2013年中国GDP增长了5万亿元(约8000亿美元),仅仅略小于2007年增加值,而当时中国经济增速突破了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