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在中国激进扩张一年后,面对巨额的进口大豆违约和涉嫌逃税的调查,日本交易商丸红(Marubeni)在中国的扩张之路动摇了。
相对灵活的大豆合约以及对(中国)进口商相对低的资质要求,铺就了红丸在中国激进的扩张之路。与此同时,这样的做法被认为增加了进口商的违约概率,尤其是在市场摇摆不定的时候。
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信贷风险激增,金融市场出现了数起违约。从铜、铁矿石到橡胶、大豆,商品融资泡沫逐渐扩散。红丸的一位高管坦言,在中国粮食市场经营的公司都将面临一场"完美风暴"。
除了违约,红丸作为粮食中间商的地位在中国也遭到了挑战。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华尔街见闻已推出APP),中粮集团或将收购新加坡贸易商来宝集团(Noble)农产品部门。若收购成功,中国将绕开贸易商直接购买农产品,而过去中粮等国有粮食公司只能从中间商进口粮食。
有着35年农产品交易经验的日本Continental Rice集团总裁Nobuyuki Chino告诉路透社:
红丸追求的高速扩张使得它承担了其它谷物公司在经营中不会去承担的风险。
在被问及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及面临的问题时,红丸公司发言人表示,中国是红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保证了红丸能实现稳定的供应。
见闻网站介绍过,今年以来(截止4月初),中国进口商至少拖欠了50万吨、货款约为3亿美元的大豆,规模创十年新高。据路透社,进口商们还威胁将拖欠超过20船尚未定价的大豆。
中国约1/4的进口大豆来自红丸。红丸公司总裁Fumiya Kokubu上周五表示,3月末至4月初,红丸多达3船的大豆被中国进口商违约。
红丸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路透,在中国收紧信贷、边际利润下滑以及近年来饲料需求首次出现下降的背景下,所有在中国粮食市场经营的公司都将面临一场"完美风暴"。
这一看法与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追踪的一系列商品融资泡沫及扩散效应呈现出一致性。
商品价格对经济环境的健康程度极其敏感,但中国今年以来信贷风险激增,金融市场出现了数起违约事件。此外,今年3月上海超日债违约打破"刚性兑付"第一单后,高盛在报告中警告,人民币波动性增加给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交易带来更大隐忧。
商品融资风险增加,使得银行银行放贷趋于谨慎。以进出口主要融资工具—信用证为例,一家贸易公司的高管告诉路透社的记者:
现在他们开信用证要求存款更多,以前是合约价值的10%,如今银行逐步把这一比例上调到了20-30%。
出具信用证更加严格的要求严重影响了交易商的现金流,需求疲弱又导致库存量大,难以很快出清周转。
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商品融资空间日益压缩,商品融资泡沫逐渐从铜、铁矿石这类"硬"商品蔓延至大豆、橡胶等农产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