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Mohican Macro Institute归纳总结:(我们更关注发现问题和联系问题,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排除法"的方式取得进步,欢迎指出逻辑和事实性错误)
5.中信: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
从5月份开始CNH市场流动性就出现紧张的苗头,而且在跨过半年时点后,CNH市场流动性也没有任何宽松的迹象,7月至今隔夜和7天拆借利率均值分别为3.06%和3.39%,较上月上升48bp和31bp。
我们的理解:离岸人民币的短期拆借成本与在岸人民币逐步看齐,这可能是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所希望看见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可能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预期逐步向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短端扩散的结果(之前已经几乎抹平了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汇率差价),而后者又可能可以进一步巩固人民币汇率趋向于均衡水平的预期。
4.瑞银:全面取消限购对楼市没啥帮助 城镇化也无法大量拉动需求
汪涛并不赞同中国城镇化会对住房形成巨大需求的观点。她认为,在每年新增城镇人口中大约有40%是因为城镇本身的扩大,是一个行政区划的调整,原来住在农村的人口没有迁徙,一部分人实际上不需要新的城镇住房。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城镇新增人口是流动人口增加,而其中农民工很难参与到城镇的住房市场,也不会被保障性住房的保障网所覆盖。
我们的理解:通过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工应该被引导回家乡附近实现城镇化,这种城镇化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城镇的住房市场。
至于个别城市放开限购,配合上开放商的降价促销压力,起码短期能支持楼市的成交量。
从长期的角度看,不考虑价格和部分过分疯狂的城市,当前商品房存量总体来说肯定是有充足需求的。而盘活这些需求则需要国家从收入分配和信贷配置上给予支持。但如果房地产相关行业再象过去几年那样疯狂扩张,房地产肯定会拉跨中国经济,因此政府必须有序地引导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投资和人员逐步离开这个行业。
3.美联储官员对经济增长、失业率和PCE通胀预期的信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表示对三大经济数据预期不确定性高于正常水平的官员人数跌至低位)
同时,高盛的经济预期也出乎意料的平稳。
2.2013年中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决算收入39073亿元,创历史之最。
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激增相应,支出也在增加。2013年土地出让支出与收入基本持平,约3.9万亿元,远超预算。其中,以对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补助征地农民支出等方面支出最大,如在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约2.1万亿元,为预算数的161%,比上年增长51%。
我们的理解:当前中国的征地模式不单造成了地方政府财政对卖地收入的依赖,而且还在民众中制造了一种寄望依靠"被征地"一夜致富的心态。本来地价上涨让地方政府受益,而现在却在社会中制造了一种不劳而获的赌博心态,这样完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毕竟买卖地皮本身是不创造任何实际价值的。很明显,这种游戏规则是无法"长治久安"的,土地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1.美国白宫周五将2014财年预算赤字预估下调660亿美元,至5,830亿美元,因经济状况改善。
政府预测截至9月30日的财年赤字规模料达6,490亿美元。赤字在2009年曾达到1.4万亿美元的峰值。
我们的理解:从常规经济逻辑上看,的确应该把美国联邦财政赤字收缩归咎于经济的复苏。然而,从"资产负债表式"复苏的原理看来,财政赤字收缩可能反映几个问题:1.房价上涨支持两房发债偿付政府救助;2.市场波动极低诱发高风险信贷增加;3.联邦政府对民众隐形负债担保持续增加(最明显的莫过于学业贷款)。也就是说,实际上这可能只是政府担保企业和私营部门信贷创造增加替代了政府的信贷,但房价上涨仍缺乏基本面支持,高风险信贷活动也很脆弱。那么这就可能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复苏和财政赤字收缩都难以长期持续的,因为美国经济没有摆脱对债务的依赖,而又找不到一种更为稳定的债务创造渠道,比如说危机前的房地产泡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