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此前曾撰文提到中国第一起公司债的实质违约对市场的影响,加上政府屡次表态称个别违约不可避免,市场将此解读为政府对违约事件的容忍度在提高,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一家公司每年为地方财政贡献10%以上的税收,政府还会坐视不管吗?如果一家公司是国企,政府是否也会允许违约"自然发生"呢?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黃育川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会让国企违约吗?》的文章,他将超日与三中全会前的赛维LDK事例进行对比,"很能说明问题"。
赛维LDK位于中国中部的江西省新余市,是一家拥有2万名工人的大型民营企业,每年为该城市贡献12%的税收。与超日和其他太阳能企业一样,LDK遇到了财务困难。但鉴于它对新余市非常重要,该市政府通过一项议案,决定为其5亿元人民币贷款偿还计划提供担保。在该案例中,当企业太大而无法破产时,民营企业身份并非纾困的障碍。超日违约案没有表明三中全会以来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变。
相较于民企,国企的问题更加复杂。一直以来,国企依靠补贴和资源垄断获得巨额收益的批评之声一直不绝于耳,形成的利益集团不仅阻碍了改革进程,也对民营企业的生长空间造成了挤压。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改革的阵脚,4万亿的经济刺激也让原本改革成果显露的国企经营效率被严重削弱。
黄育川在文章提到:
从金融上来说,刺激计划带来的纪律弱化影响和国资委不愿迫使表现不佳的国企退出也造成了不利后果。因此尽管中国工业部门整体并未存在异常的财务压力,但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杠杆化程度要高得多。
2012年末,国有企业负债是其收入的4.6倍,而民营企业仅为2.8倍。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利润比下降了5%,而国企上市公司的这个比例则上升了33%。民营企业的营运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为60%,而央企仅为30%。因此,更重要、更有可能违约和重组的企业(尤其是如果考虑到间接补贴的话)在国有部门。
下图来自渣打银行:
但在三中全会以后,国企改革的进程加快。今年2月,中石化发布公告称将引入民间资本。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曾提到,中国石化拟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方面破题,在下游领域(如油气零售等)向民营资本放开合作。
据网易财经报道,在周二召开的业绩会上,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将在6月底至7月初公布向民资、社会资本、外资开放的细节,项目有望在第三季度前完成,目前计划引入30%民营社会资本。
此外,工信部也已经先后向19家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民营银行的试点方案也已落地,5家民营银行花落10家民企。
但是英国《金融时报》的David Keohane认为,从反面来看(例如在中石化案例中),这是利用私人资本来支撑垄断国企。地方国企的改革也进展缓慢,他们寄希望于竞争性的国企可以在中期退出竞争性领域来推动改革,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此外,在颇为核心的国企改革议程——激励机制改革方面同样面临重重阻碍,这是很多国企领导人、国资委官员和地方政府领导人一直搁置的改革内容,毕竟他们的工资或者其他利益与此息息相关。
这还不是唯一的障碍,很多地方国企的管理层都担心出售非核心资产会被戴上"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帽子。
国有资产流失是几乎所有国企管理者都忌讳的指控,而且高层也未明确指出改革与犯错之间的界限。或许这个界限并不像外界期待的那样,而且中国已经决定在反腐败方面有所作为,并允许曝光一些国企领导人贪污腐败的事情。国企改革也可能就停在这个时点,直到更加危险的时刻来临的时候再度启动,因为国企太过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未来究竟会怎样呢?混合所有制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渣打银行的Stephen Green在纪要中写道:
我们对国企的中期情况更加乐观,但2014-2015年国企有可能承压。
1,中国的企业部门杠杆水平较高,尤其是在重工业领域,而恰恰是这个领域国企的占主导地位。
2,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销售收入下滑将令那些"依靠高杠杆、不惜一切代价扩充产能"的国企遭到打击。
3,反腐倡廉将继续推进,2013年一些省级的干部遭到查处,而今年这股反腐的势头会蔓延到省内的处级干部,这势必会令地方国企的腐败问题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我们预计今年会有上百位地方干部被开除。国企内部人员所享受的补贴将被取消,针对官僚的反腐措施例如禁止送礼和大肆宴请等等也将推广到国企当中。
4,银行将对那些垂死挣扎的企业提高警惕,国有企业永远可以偿还贷款的神话现在也已经没那么可信了。
5,地方债务将挤占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这将限制地方政府官员救助陷入困境的国企的能力。
6,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清理产能过剩的行业,并且更加关注污染问题,这些都将对地方国企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7,价格改革将会侵蚀一些享受既得利益的国企的收益。
综上所述,其认为地方国企会在2015-2016年出现一小波的出售潮,这些出售会安静地进行,而随着财政压力的走高,国企提高红利的必要性也会增加。国企改革不会自发落实,但是当现实已经无他路可走的时候,留给决策者的选择就不多了,那时便是改革乘风破浪之时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