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博弈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然而它们之间的经济制裁战至今为止更多只是形式主义而已。而在这场制裁战中,美国总统奥巴马一直扮演着主导者,而欧洲国家看起来只是很勉强地跟在后面。最近美国智库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解读了欧洲国家的无奈:
1.不要过度。政策定制者应该避免放大制裁能达到什么效果的预期。制裁很少能降低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或改变重要目标的政策。适中的目标有助于带来成功的结果。因此,设定阻止俄罗斯进一步侵占乌克兰东部的适中目标,比扭转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的既定事实更有意义。
2.俄罗斯经济与西方的一体化是一种优势。当制裁针对的目标是存在较大损失可能性的紧密贸易伙伴时,经济制裁是最有效果的。
3.不要寄望俄罗斯国内的民意。通过经济措施"欺负恶霸"是很难的。相对于象俄罗斯这样的独裁政权,民主政权在经济压力下表现得更脆弱。
4.一锤下去,不要拧螺丝。发挥经济制裁的最大冲击才是最好的实施方式。逐步增加措施很容易增强目标国政府的应对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威胁俄罗斯如果其敢派军跨过乌克兰边界将受到严厉制裁,具有最好的威慑力。
5.国际合作并非在所有情况中都重要,但在俄罗斯的案例中,这可能是很重要的。实施制裁国家的大联盟不一定能使制裁很可能成功。但从另一方面说,针对伊朗的金融制裁获得成功很大原因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很多国家愿意放弃从伊朗进口石油和与伊朗银行进行交易。可以肯定,争取国际社会支持能稀释被制裁国的应对空间。但在当前的情况下,美国并没有什么选择,只能争西欧国家的配合。
6.选择正确的工具。制裁配合其他措施实施,比如说秘密行动或军事行动,才能增加成功的机会。至今,美国一直不愿意向乌克兰提供实质性的军事帮助,担忧俄罗斯将升级其干预乌克兰局势的程度。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支持一直仅限于对该地区北约盟国的更大帮助,特别是波兰。
7.不要过分小气和挥霍过度。制裁政府必须平衡成本和收益,进而保持国内民意的支持。当前不仅在美国,特别是在欧洲,针对俄罗斯严厉的能源和金融制裁正面对大企业的反对。
8.三思而后行。制裁政府应该针对意料之外的成本和后果来权衡方式和目标。在乌克兰的例子里,所有迹象都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欧盟的盟友(特别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每一步的制裁措施都仔细审慎地权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