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较为冷淡,也不断有声音唱空中国楼市,对此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周三发文称,楼市调整期也是改革好时机,因地制宜提高政策效力、推进体制改革,较之救市更有价值。
文章开篇便指出,"楼市最近似乎有点冷"。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冷到了什么程度,可以先从一组数据来窥探究竟:
财政部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部分税收增速下降,房地产营业税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双双出现负增长。
研究机构数据也表明,4月份35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达到5年来的新高。而开发商降价换量的策略也收效不大,向来是楼市旺季的5月小黄金周,全国楼市成交量缩水。
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4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4%,增速比1-3月回落0.4%。其中,关键分项指标如住宅投资增速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等几乎全线回落。
《人民日报》认为房价企稳其实也是改革的好时机:
置于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方位观察,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与否,关乎人民住有所居的梦想,关乎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关乎改革爬坡过坎的深化。无论是保持调控定力,还是重塑地方发展路径,这都是减少改革成本的好时机。在改革关联性和耦合性愈加受到重视的今天,如果只用简单的救市举措,错失了这一契机,损失的只会是未来。
《人民日报》对一些城市的"救市传言"做出回应:
价格有涨有跌,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规律。但是,一些城市的"救市传言"也引起了关注。比如,放宽在中心城区限购范围,购房贷款可获政策性担保,新区购房享受"例外"的优惠……这都被解读为"救市之举"。事实上,这些传言不少都被证实为误传,更多还是反映了市场与购房者关切的情绪。
尽管如此,我们对于个别地方政府可能的"救市冲动",也要保持警惕。
地方政府应与宏观经济大局保持应有的协调性。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加住房供给,保障好群众的居住权,还要保持房地产关联行业的合理景气,这就是宏观大局。楼价企稳,是房价回归合理区间的必经阶段,需要正确对待。对于中央的既定政策,地方应继续坚决落实,而非另辟蹊径、随性救市。
与此同时,也要以更深入的改革解决地方发展内在需求。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是救市冲动始终存在的原动力。但客观看,地方财权事权不够匹配,也是不得不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过度依赖,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现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匹配,提高财政收入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
因此,因地制宜提高政策效力、推进体制改革,较之救市更有价值。
文章还表示,从历史趋势来看,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一幕很难重演:
一方面,曾经的部分城市的房价虚高,一定程度上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如今宏观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保持定力,加之简政放权的深入,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拓宽,不再盲目涌向楼市,这些都在弱化房价盲目上涨的趋势。另一方面,伴随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的积极推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环境和预期,都在不断优化。
点击链接查看《人民日报》原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