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央视对中国银行通过"优汇通"造假洗钱的事件进行了曝光,在金融界引发激烈讨论,中行的行为是否能够断定为是"洗黑钱"?中行一天内两次回应并修改措辞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看待国内银行类"优汇通"业务?
7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曝光中国银行多家分支行"优汇通"业务疑"违反外汇管理局规定,开展无限额换汇业务,充当'地下钱庄',造假'洗黑钱'"。
中行股价因此消息而下跌。截至昨日收盘,中国银行A股跌0.78%,收报2.56元/股,刷新最近6个交易日低点。H股收报3.49港元/股,当日下跌2.79%,为近20个交易日以来最大跌幅。
中国央行随后12小时内对此事作出两次回应,其中第一次回应公开半小时内就被删除:
7月9日盘后,中国银行称,关注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近日就中国银行"优汇通"业务进行报道,认为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理解上有偏差。中国银行表示,"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向有关监管部门做了汇报"。
7月9日晚21时左右,中国银行官网和微博再次发布新的"关于优汇通业务的说明"。在此则说明中,中国银行做了三处改动(如下)。稍晚一些时候,公司的A股和H股也同时发布公告,内容即为前述说明。
一是将"关注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近日就我行'优汇通'业务进行报道"中的"中央电视台"隐去;
二是将 "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向有关监管部门做了汇报"改成了"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报备";
三是将此前的表述中,"每笔业务均报送监管业务系统"改成了"每笔业务均输入监管业务系统"。
金融监管微信号评论称,央视的报道着重用"洗钱"加以"界定",显然不够严谨。国外监管部门即便定罪 "洗钱"并重罚或和解也是经过至少1年的专业调查取证,在国内监管部门对对洗钱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银行制度框架上不至于如此混乱,一项创新业务被扣上"洗钱"帽子。当然销售过程基层客户经理违规行为不容置疑。
据腾讯财经,中行"优汇通"宣介资料显示,优汇通汇出业务是指客户通过中行广东分行办理跨境人民币汇款,同时授权境外银行为其以约定汇率将该笔人民币款项兑换为指定币种、金额的外币资金,再汇至境外收款人的业务。开放的范围是以投资移民或海外购置房产为资金用途的汇款。
材料称,业务的优点是"可直接在境内汇出大额人民币,由境外银行兑换外币,手续费260元封顶,快捷实惠"。资料提到,该业务"为我行高净值客户实现通过合规渠道将客户合理合法的资金用于客户合理境外用途的业务。通过'中银财富优汇通'服务可避免客户将超过年限额5万美元的资金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跨境的汇款,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
央行观察对优汇通的分析认为:
首先,优汇通是一款跨境人民币跨境汇款业务产品、而非外汇产品。目前,境内银行的外汇业务由外管局进行管理,而跨境人民币业务则由央行进行监管。因此,所谓"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指控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汇出去的是人民币而非外汇。
其次,"优汇通"是一款和监管机构报备过的产品,如果报备过,再得出地下钱庄的结论就不妥。中行的公开回应中称,其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向有关监管部门做了汇报。办理时业务材料进行逐笔审核,且每笔业务均报送监管业务系统。
从更宏观的角度上看,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个潮流是任何人所阻挡不了的。富裕了的阶层有将资金在海外配置的需要,这时候金融机构就需要迎合需求,设计出相应的产品,这是所谓的"在商言商"。
中国银行(加拿大)个人金融部市场主管蒋东琳曾表示,优汇通这一产品是中国银行全球推广试点产品,自2013年9月起在加拿大正式推广。她指出,在中国政府主导下的人民币全球化试点中,中国银行是唯一获得人民币大额跨境汇款业务试点的国字号银行。
知情人士透露,除中行外的其他银行也能做类似资金汇出业务,只不过他们是以"内保外贷"的方式。这些银行的做法是让客户先在国内银行存款,然后再从海外贷款,客户后来只要还上本金和利息,就可以完成跨国资金的转移。据《21世纪经济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除了中国银行,包括建设银行广东分支行在内的商业银行也有类似"优汇通"的业务,做的也是移民投资和海外购置房产的业务,而中国银行等银行做的业务是否违反规定还有待监管部门核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