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美国人难以按时偿还在楼市泡沫时期获得的房屋净值贷款(home equity lines of credit),该趋势可能给美国的大银行造成又一记打击。
贷款现在成为问题,是因为时间达到10年的贷款日益增多,这时借款者除了要继续支付利息之外,还要开始偿还本金。
在未来四年,美国最大银行中超过2,210亿美元的这类贷款将达到10年,大约是当前未偿净值贷款规模的40%。
对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贷款进入十年意味着月供将增加逾两倍,这个负担对于次级贷款者尤为沉重。此外由于贷款通常使用浮动利率,若美联储开始加息时,还款额还会进一步增多。
消费者信用机构Equifax的数据显示,到第11年,无法按时还贷的贷款人数目可能翻倍。贷款成为坏账后,银行贷出的每一美元,损失可能高达90美分,因为房屋净值贷款通常是借款人的二次抵押贷款。若银行收回房子,出售所得的多数收益将偿还原始的贷款,没有多少能留给提供房屋净值信用额度贷款的银行。
在某些情境下,这些都会运行良好。比如,如果经济增长加快,房价上涨,借款人可对原始抵押贷款和净值贷款再融资,使其成为一项新的固息贷款。部分借款人也可以趁价格上涨卖出房屋,并偿还贷款。
房屋净值贷款就像刷信用卡一样方便
但一些监管机构、评等机构及分析师已经提高警觉。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从2012年春季以来已持续警告银行业者有关房屋净值贷款的风险。OCC目前正在向各银行施压要求量化风险,尽可能使风险降至最低。
在房市泡沬破灭之前,银行业者积极推销房屋净值贷款,消费者也乐得享用这类贷款,把它们当成是更便宜的信用卡债务,用来支付渡假和买车。
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花旗集团及摩根大通等几家大型银行,帐上都各有100亿美元以上的房屋净值贷款债权,有些甚至更高。
房屋净值贷款最后会对各家银行造成多大打击,要看违约的比例而定。分析师难以提出预测数字。
最好的情况下,亏损只会比目前水准稍微高一些,完全可以控制。但某些银行的最糟情况可能很惨烈,不但严重吃掉银行获利,也可能损及资本,偏偏银行业者正面临强化资本的压力。
房屋净值贷款的局面,充分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所形成的抵押贷款泡沬仍在拖累银行,尽管这个泡沬已在七年前破灭。以许多角度而言,抵押贷款市场仍未恢复:每10件房屋贷款之中,仍有九件是由联邦政府支持,完成止赎的贷款有460万件,拥有优良信用的借款户仍然无法取得贷款。
无法轻易解决
银行有一些减少损失的选择。如果借款人无力还款时,银行可以鼓励他们签下清偿计划。某些情况下,银行可变更贷款条款,允许借款人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仅支付利息,或者延长本金偿还期限。
美国银行发言人在一份声明稿中表示,该行早在借款人开始偿还贷款本金的一年前,就会和借款人解释其可选择再融资、或者修改贷款条款。
不过Crews Cutts说:"这些做法作用有限,这方面没什么简单的解决办法。"
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数据,在2003年底至2007年底之间,银行房屋净值贷款未清偿余额跳升77%,从3461亿美元增至6114亿美元。虽然不是每宗贷款案都要求借款人在10年之后就开始偿还本金,但大多数如此。在楼市热潮时银行特别愿意承作这类贷款,部分因素在于其认为房屋担保品价值会持续上涨。
但10年之后,若是你背负3万美金房屋净值贷款、初始利率为3.25%,根据惠誉的分析师估算,你的每期偿还额度可能从81.25美元跳升至293.16美元。
这就是为何这类贷款变得棘手的原因。2003年时放贷出去的房屋净值贷款,拖欠偿还的情况已开始迅速增多。
Equifax的数据显示,2003年贷出的贷款中,拖欠比率约为5.6%,已触及10年最高。估计这一比率在今年可能升至约6%,较比2012年的约3%高出一大截。
利率期货市场走势显示,美联储可能最快在2015年7月开始调升利率,而这也将增加借款方的每月偿债负担。花旗集团财务长JohnGerspach在10月16日与分析师召开的电话会议中说:
"消费者所面临的这种情况,是影响花旗控股房屋信贷帐目的最大单一风险。"
贷款亏损或只是冰山一角
银行风险敞口各有不同,讯息披露程度也互异,使外界更难摸清哪个地方风险最大。OCC的Benhart说,多数的房屋净值贷款债权行是大型银行。
美银约有80亿美元房屋净值贷款未清偿余额将在2015年之前重新设定,之后还有570亿美元贷款重新设定,但目前尚不清楚哪一年会出现贷款重设最高数字。摩根大通10月时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说,2015年之前和2017年之后,有90亿美元贷款将重新设定;而在2015-2017年之间将有220亿美元贷款重新设定。
美银表示,该行已经重新设定过的房屋净值信贷未清偿余额中,有9%是呆帐,对大型银行而言,这个数字尚属可控。但如果房屋净值贷款拖欠比率上升到次级房贷那样的水平,可能就会有麻烦了。
Equifax的CrewsCuts说:"从贷款亏损的角度来说,我们见到的只能说是冰山一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