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国会宣布对投行大宗商品展开调查之后,美联储也将对银行该业务展开风险评估。不过,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持有"特赦令"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比其他银行情况乐观。
据彭博商业周刊报道,美联储1月14日宣布将对银行大宗商品所有权和交易模式开展风险评估,并测试若对此类活动附加额外的资本标准可能带来什么好处。耶伦在首次国会听证会也表示很可能对银行大宗商品交易监管政策进行修改。
"特赦令"护身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比其他银行多一层"铠甲"
1999年,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对部分投行给予了"特赦令":任何大宗商品贸易和投资行为都将受到该法律保护,并且不会受到新法律的约束。据路透援引北卡罗来纳法学院银行法律专家Saule Omarova的说法,
这两家投行在大宗商品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活动无需美联储"批准",甚至不需要报告美联储。
因此,那些没有赦免令的银行将面临潜在的更加严格的监管规定,而高盛和大摩显然要好得多。
监管层的压力可能激怒这两家投行的竞争对手们,比如长久以来对"特赦令"颇有怨言的美银美林和花旗,他们认为这道法律造成了不公平竞争。金融危机中,美银美林和花旗为了换取美联储放松其部分业务的监管压力,担当起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也正是由于1999年的那道"特赦令",在其他银行都被禁止持有发电厂之类的资产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拥有并运营着电力、金属和煤炭资产,且贸易活动非常广泛。
过去几个月,银行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退出大宗商品业务的风潮。但业内人士称,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等待大宗商品周期的回归。咨询公司Sapient Global Markets董事总经理Chip Register称:
高盛和大摩在商品领域的业务实际上是收缩的。但他们对未来还抱有期望。
律师们表示,所有涉及大宗商品业务的银行都面临一系列可能出台的限制新规,比如更高的资本要求,以避免灾难性事件带来的伤害。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还拥有其他银行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说,尽管摩根士丹利出售了多数现货原油业务,但仍保有三家发电厂。这些资产足以使得旗下数百名电力和天然气交易员拥有额外的洞察市场的机会。摩根士丹利能继续为客户交易现货原油。
尽管目前的现货原油业务已经远不及上世纪90年代的规模,高盛也还是煤炭和天然气贸易巨头。很多高盛顶级高管都是三十多年前被收购的J. Aron的交易员,他们坚持要继续自己的大宗商品事业。此外,高盛作为顶级投行,多年来积攒的研究实力也是他们额外的优势。
摩根士丹利已经宣布出售旗下原油交易部门,高盛则考虑割让金属仓库,但目前并没有迹象显示他们还将放弃诸如电力、天然气和金属等市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就高枕无忧。
目前美联储就如何解决给予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法律保护问题尚未提出新思路。但路透文章称,即使这两家投行被允许经营原材料贸易,美联储也明确禁止他们获得原油管道、码头设施和金属仓库之类的实物资产。假若监管层提高资本要求,将迫使银行留出更多资本或限制商品领域的收入,使得大宗商品业务吸引力减弱。更重要的是,这还能回避赦免令。
有匿名人士指出,从摩根士丹利出售美国石油管道及码头业务TransMontaigne这件事,实际上就可以窥见美联储对这个问题的态度。金融律师表示,
在这种案例当中,他们不会把某些人请来喝咖啡,然后对那些人说"我们不喜欢你做的事情"。这就像是在一个私人Party上,你必须从对方的肢体语言来解读他的真实想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