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那一年,华尔街见闻和读者一起传情美联储、燃情经济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节如一。对你的情意不仅限于某个日子,却可以借某个日子用特别的方式传情达意,这或许也算节日给我们每个人的一份"礼物"。
难得东西方情人节今年同一天到来,华尔街见闻再次搬来看似不解风情的经济学,展示另一种魅力。都说理论要联系实际,要是约会,经济学的理论能不能真正帮上忙?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Paul Oyer会回答:当然能,而且还是时髦的网上交友、线下约会哦。
在近作"网恋让我知道要掌握的经济学知识都有哪些"(Everything I Ever Needed to Know About Economics I Learned from Online Dating)中,Oyer介绍了他认为网恋也适用的经济学理论。在此,华尔街见闻根据Quartz的摘录内容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经济学家的心得:
1、市场厚度:说白了,海选成功几率高,所以才有人想往人多的城里跑。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是买方更多还是卖方更多,成交的几率都没有两者比例稳定的时候大,人数相当的时候成交几率高得多。
如果可选对象更多,用人机构或是求职者都更有可能得到满意的招聘或求职结果。
在用人方眼中,即使是一比一的比例,同一家公司的应聘者也不会全都很适合应聘的岗位。
如果扩大招聘范围,应聘人数增加,就能找到更多的适合人选。
约会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找个理想对象就必须尽可能扩大挑选的范围。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运气不会那么好,不大可能一约一个准,一下子就撞上意中人。
古人要是见到在水一方的"伊人",可能还先要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纠结"下。我们现代人肯定先拔腿往"伊人"方向靠拢,往心仪对象居住的那个城市或者那附近地区去。
当然,要是为了寻觅佳人周游世界未免太幼稚。Oyer提出一个更简单的做法:挑选一个你觉得找得到最多约会对象的地方。
2、逆向选择:用白话解释,免费的反而可能是最好的。
这话可以理解为,买家反倒比卖家掌握的消息多。在保险业,逆向选择意味着吸烟的人会得到更多的保险赔偿,他们更有可能选择买保险,所有人都要交更多的保费。
不吸烟的人就不大可能买这样的保险。
从约会的角度看,有些人出于某种原因觉得自己遇不到知心爱人,这样的人倒更有可能成为一些交友网站的付费会员。
但如果会员最后碰到的大多是没有吸引力的约会对象,那样的交友网站就会吓跑一些优秀的单身男女。
既然网上交友没有强制性,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尝试,在不收费的广大网络世界寻找知心人,那里也许是适合人选最多的地方。
Oyer还建议,在决定向可能成为爱人的对象透露多少信息的时候,不妨也考虑逆向选择。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知道约会应该有所保留,信息不会全都公开,你的约会对象对你也会有所隐瞒。
而且表现自己的时候也要注意。
在你未来的伴侣眼中,你的某些癖好是挺可爱的,可要是一些不了解你的人见了,到未必有好印象。
3、信号传递:用商品做比,就是知道商品有多少价值,而且很快证明物有所值。
如果你跟人发简讯约某人,通常说明你希望结识对方,可对方根本不了解你是不是真心实意。
这时候,你空有一身本领也没用,必须把这些本事都让人信服地展示出来。
要是求职呢,就要向应聘公司展示自己的教育背景、学历、工作经历等等,证明自己是胜任招聘岗位的最佳人选,让老板觉得应该开那个薪水请你。
所以,如果是第一次和网上的约会对象见面,当然要尽量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
这样就没问题了?此言差矣。
数学家Chris McKinlay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缩小网上约会对象的范围,但他还是难以找到挚爱,直到他给自己定了规矩才柳暗花明。
他定的规矩有:不饮酒、不看音乐会和电影,因为这几项活动都会让约会对象分心。另外,如果见面后谈话陷入僵局,不要再勉强继续。
4、搜寻理论:这说来简单,四个字:别等太久。
如果你周围有不少单身对象是自己的理想型,就很难决定选哪个人发展一段恋情。
Oyer在书中警告,不要太挑剔。他写道:
到了某个时候,别不安分了,爱你身边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归纳为,搜寻的时候要花时间,了解自己可以得到哪些选择,而一旦你觉得自己有点忘乎所以了,要尽量现实点。
遇上一个适合的对象,不要指望着以后还会碰上更好的人选就错过一段姻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