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合作乒乓球双打的图片来自彭博。)
截至去年,巴菲特领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才头一次失手,没能在五年内回报率超过标普500。这么惊人的优异战绩能不能复制?
有人认为这是个技术问题,它是投资理念、时机把握、资金规模等等因素的综合体现。而新近一项行为经济学研究显示,在某些方面,这其实是个生理问题。说白了,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大脑活动也和常人不一样。
以巴菲特的那句投资名言"人恐惧时我贪婪、人贪婪时我恐惧"为例。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发现,因为大脑活动模式不同,只有某些人的大脑才能真正贯彻这样的投资建议。
这些研究者以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市场为实验环境,使用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追踪观察交易者的大脑活动和行为。他们发现,"高明"的交易者早早收到大脑发出的"警告信号"。这种信号让他们感到不安,促使他们抛售。
高明的交易者大脑岛叶活动更密集,这样的活动与厌恶风险有关,通常在他们嗅出有风险出现时,岛叶就会被激活。所以,岛叶早些活跃就会早点做出规避风险的反应。
研究者还发现,有一类大脑活动更常见,它使交易者表现得贪婪,在股市泡沫时期积极买入,即使已经过了巅峰期,也照买不误。这些交易者大脑的伏隔核(NAcc)活动频繁得多,它和回报处理(reward processing)过程有关,也就是说大脑的神经元对风险回报的决策。
以下是来自上述研究报告的大脑活动图表。其中绿线代表的岛叶活动来自投资回报高的那类投资者。在股市巅峰期临近时,他们的岛叶活动也增加了。而红线代表的投资者业绩不佳。他们的大脑调节区域在股市涨到巅峰时基本上还在停工。
以下是交易活动图表中,绿线代表的交易活动来自投资回报高的投资者,他们在感觉到股市估价接近巅峰时,明显控制了自己的交易活动,等到巅峰期过去以后再逢低买入。而红线代表的那类投资者则是在股市见顶时不停买入。
加州理工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Colin Camerer指出,了解人在交易时的大脑活动可以发现,巴菲特正是个好榜样。投资获利多的交易者必须做一些艰难的抉择:在股市走高的时候抛售。他们的脑部必然有什么活动,能早早给他们发出警告的信号。
Camerer说,因为那种时候资产的价格还在涨,所以那些交易者也不可能仅仅根据当前的价格趋势做出悲观的预测。那应该是真正的警告信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