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系列事件已经打破了我们对货币的基本认知,其中包括美欧日央行疯狂"印钱"但通胀仍无影无踪,长期零利率政策下出现贷款还要支付费用的负利率奇怪货币现象,黄金价格的猛涨猛跌,电子货币比特币的异军突起。当前的货币体系究竟怎么了,可能没有人能给出系统性的答案,但FTav专栏编辑Izabella Kaminska的文章可能能带给你一点启发。
对很多经济学家来说,货币供应量看似是个相对通用的概念。可能可以说,部分经济学家完全不会纠结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货币。从基础货币、私营部门货币、商品货币、抵押品货币、M1、M2到其它形式的货币在他们眼里都被压缩在一个类型里了。
但很明显,计算货币供应并没有单纯地计算基础货币数量这么简单(也就是央行创造的货币单位)。实际上,为了真正地理解现代金融媒介,必须首先理解其实系统是建基于由众多不同类型货币相互竞争的复杂网络上的,部分货币就像航空公司的里程积分(或者说是腾讯Q币)一样远离于央行货币。
当金融系统平稳地运转,大部分通货的价值都倾向于收敛在一起。私营部门的货币变得完全和国家货币纠缠在一起,所有货币都被认为是等价的(或几乎是等价的)。不幸的是,该趋势加剧了所有货币都是国家货币的假象,但实际上并非这样。然而在银行危机期间,某种货币(通常是国家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优越性又重新出现。结果,不同货币的价值开始分化,货币市场开始分裂。
这种分裂不仅受私营部门货币体系内价值的深度和多样性的影响,还受系统内真正国家货币的超然地位影响。备受青睐的货币越难从纠缠的体系中分离,那么众所周知的危机就越严重。实际上,如果货币纠缠得非常严重,那么唯一不持有受冲击私营部门货币的唯一有效方式是,持有国债,纸币和或商品货币。
那些呼吁引入"自由银行体系"和竞争性货币发行者的人,可能选错了方向。事实上,我们现在的货币体系已经和众多私营部门货币纠缠在一起,自由银行体系已经存在。
有时只要看一下回购和影子银行市场,就能很容易的感到我们当前的银行体系有多少自由。如果货币市场出现分裂,那么这里各种不同类型的货币(私营部门货币,抵押品货币,商品货币)就开始明显地根据各自市场的真正市场价值定价——通过资产可以达到的变卖速度和/或市场有多容易接受其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中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分裂很重要,央行可能几乎没有能力引导这些利率至其政策利率。这是因为,央行只是其自身货币的垄断供应者(现在已经与其它货币纠缠在一起),而不是其它不同类型资产和抵押品的垄断供应者——在银行危机导致市场分裂的时候,这些资产和抵押品已经以类货币的形式存在。
所以无论你是不是垄断的供应者,如果市场不喜好你的货币,发行多少你的货币都不大可能有助于缓解危机。
正如Roberts Sam写道,当货币市场由于系统危机出现分裂,国债通常会变得比国家货币更为有吸引力的资产。结果是,世界货币和抵押品发生了颠倒:
因此国债可能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通货",而国债市场可以看成一类自由银行体系制度,公共债务是基础货币,数量更大的杠杆化国债头寸就是广义货币,回购市场是银行间拆借市场,美元在其中成为了抵押品而不是金钱。
以这种方式看,"影子银行体系"这个词只是相当死板的描述。这使货币主义者在这个平衡宇宙中迷失,而低利率难题是因为美国国债这种"基础货币"没有满足需求,同时财政部就是一家紧缩的央行。在这样的世界里美国国债的真实收益率并非真正有意义的指标,国债收益率与回购利率的息差才是,这一息差对于那些想要投资风险更高资产的人而言是某种"成本"(把从回购市场借来的国债卖出,买入风险资产),同时,这对于那些想要使用杠杆下注美联储将信守零利率承诺的人而言则是他们的收益(以持有的国债做回购交易融资,进一步增持国债)。在金融世界里,美债就是货币,而这一息差就是实际上的短期利率,它波动很大且远高于零。
可以说,因为美联储基金和银行货币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次一等的货币形式(因为与受压的私营部门货币纠缠在一起),只有把它们转换成不存在纠缠关系的国债或商品形式,才能被金融系统广泛的接受。然而,鉴于现金和银行货币相对于国债存量的供应过剩,任何需要把现金抵押品转换为国债通货的人,都要为借入这类证券而计提折让。
缓解这种"资金短缺"的唯一方法是,央行找到方法清楚地从短期银行货币债务中把其短期货币债务分离出来,同时又不会简单地鼓励大家囤积纸币。至今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对所有系统参与者开放,最好是通过发行官方的电子货币。
然而,这可能意味着,货币体系将再次摆脱国家的控制,回到自由银行的模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