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兑付是当前中国货币多、资金多但资金成本又很贵的根源。"
前央行副行长、现任财经委主任吴晓灵最近在一场演讲中如此提到,她认为,作为刚性兑付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前金融产品存款化是中国财富管理的最大障碍,是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最大障碍。
传统上讲,"金融"的本质在于经营风险、经营信用,高风险高收益,但中国金融市场一个长期的特殊是"刚性兑付",即收益与风险长期背离。
刚性兑付抬高了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减少了实业发展的资金可获得性。我们国家现在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货币多、资金多,但是我们的资金成本又很高。一方面很多的投资者找不着合适的投资对象,但很多企业又感到融资难。
这样的一种矛盾、悖论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资金价格扭曲,而扭曲资金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金融市场当中的一种或明或暗的刚性兑付,使得一些领域能够高价吸收资金。
我们很多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达到了10%以上。在这样的无风险、高收益率产品的比较之下,很难有资金愿意投向实业。这种无风险收益率的提高,甚至逼迫我们政府债券的利率,也不得不提高成本,这实际对于我们实体经济和对于政府的运作来说都不是有利的。
截止2013年底,中国理财产品规模达56.43万亿元,尽管不同的理财产品蕴含不同的风险,而且资金池本身的投向和产品设计存在巨大不同,在冠以"理财产品"的名目后,基本上已经"存款化"。
资金管理是直接融资,是金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但存款化的倾向只会积累金融的风险,抬高市场的利率水平。
只有让风险暴露,才能降低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才能够让资金流向我们希望流向的地方。
无风险利率过高同样也是长期以来压制中国股市的一个重要因素。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庆在华尔街见闻俱乐部第1期主题沙龙上提到,无风险利率过高是此前股市估值较低的原因之一。
过去几年理财产品、信托等影子银行产品利率高企,尤其是跟银行存款利率比,利差不断扩大,很多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在7~8%,不少甚至达到了两位数。由于刚性兑付预期,有风险的利率但被当成了无风险利率。投资者自然对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青睐有加。这是股市疲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随着信托理财产品出现了一系列兑付问题,以中诚信托和超日债为代表的违约情况打破了信托产品长期以来的刚性兑付预期。市场开始反映到影子银行产品的风险。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周二提到,当前中国部分领域或地区的金融风险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之一便是高收益理财产品兑付违约风险上升。
未来将按法制化、市场化的原则妥善处置信托、理财等高收益产品可能引发的兑付风险。
下一阶段银行理财也将向资产管理计划转型,突破刚性兑付。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称,探索理财直接投资,减少"通道"业务,有效控制风险,促使理财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