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中美关系看起来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特别是去年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大方向以后,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必然要求中国进一步地融入世界,如果说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只是放开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那么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就可能要求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更深层的互信,开放市场让国内的生产要素达到在全球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
虽然中美仍然存在一系列利益分歧,比如说南中国海和一些岛屿的主权纠纷,中美在网络安全上的相互指责,以及各种贸易摩擦等,但有迹象显示,这些分歧并没有妨碍中美关系向新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奥巴马最近曾表示:"我们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在很多方面,如果中国开始变得不内部团结(started falling apart at the seams),对我们来说将是更大的国家安全问题。"而在本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中国主席习近平也明确指出,美国应该改变对华立场,中美对抗肯定是灾难。
在实际中,中美看起来并没有因为分歧而减少通过各种合作和交流来加深互信,比如说,中美在减排技术的合作,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坏太平洋联合军演,美国将提供中国公民在美银行账户信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中方接受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谈判条件),甚至有美国智库呼吁邀请中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
单从经济利益方面说,正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中国的确需要美国的技术和经验,同时美国也能从帮助中国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分得一杯羹。因此,暂时搁置分歧,求同存异是互利的,正如习主席所言"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双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应该善于管控矛盾和摩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
因此,本周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变得格外引入注目。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报道说,这项常年举行的双边对话分战略与经济双轨进行,战略部分将由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杨洁篪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经济部分则是习近平特别代表、副总理汪洋与奥巴马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人文交流的高层磋商则由克里和中国副总理刘延东共同主持。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认为,虽然中美不大可能在这次对话中解决国家安全相关的分歧,但这种分歧却可能成为加深中美经济合作的动力。
David Dollar:中美经济合作关键在中国落实改革
今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故事情节是双边关系因战略性问题而恶化:美国起诉中国五位军官通过网络上盗取美国商业机密,在海上主权问题上的相互指责。
据我在前五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经历,对话本身比结果更为重要。在过去5次对话中,战略性问题从未干扰稳定但渐进的经济合作进程。今年,中国将希望从美联储主席耶伦那里听取关于美国经济复苏和美联储退出非常规政策的意见,以及从美国财长那里听取关于美国财政整顿和2015年3月的下一轮债务上限争论的信息。而美方则希望了解中国如何落实去年三中全会敲定的改革,以及改革的时间表。
在本周中美商会举行的对话中,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对中国的实际改革速度表达了一些失望。去年中美双方同意在负面清单的基础上进行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这对中国改革来说是巨大的一步,因为这将要求开放之前禁入的经济部门,比如金融服务、电信,媒体、物流和能源。看起来中国这方面的改革面对了一系列阻力,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出现重大进展。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应该足以稳定两国关系,避免迈入恶性循环。美国总统奥巴马很可能在11月的APEC会议出访中国。中美经济合作的持续进展需要中国准备好在放开市场上作出更多的努力。如果中国落实三中全会的改变目标,这将为中美更平衡更健康的经济关系打造基础。
Cheng Li:分歧或推进中美经济合作
在设计上,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是有意从战略上把国家安全问题和经济问题联系起来的。之前几轮的对话已经显示,当两国在其中一条轨道上遇到无法解决的障碍时,在另一条轨道上可能有更好的机会实现突破。中美经济合作的巨大进展,可能能反过来避免国家安全紧张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今年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的参与者应该比之前融入更多的"双轨联系"因素。在地区性国家安全问题变得敏感的背景下,中美是不大可能解决任何领土和海洋主权分歧的,也不大可能突然开始在网络安全上的合作。但是,中美双方都有巨大的动力和契机,去推进双边放开市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