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政府正为应对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的情况做着准备,批准了一系列旨在整顿银行业的措施,并尝试一些办法防止银行坏账增加。
截至去年9月底,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额为人民币5,636亿元,较两年前人民币4,078亿元的几年来最低水平增加了38%。不过,银行业的总体不良贷款率仅在1%左右。
中国上一次集中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是在1999年和2000年,当时出现的不良贷款导致银行系统功能失调。银行发放新贷款的能力大幅下降,迫使政府采取了措施。
大型国有银行剥离了约人民币1.3万亿元的不良贷款,并将这些贷款移交给了四家专门建立的坏账银行。
这次,为了避免在未来进行成本高昂的救助,政府正在敦促银行提前清理乱局。政府提出了一些处理不良资产的新途径,包括在交易所挂牌转让、建立省级坏账银行,以及允许银行发行混合型证券补充资本金。
综合而言,中国金融机构和政府为应对坏账做了如下准备:
1,通过IPO筹集资本
哈尔滨银行准备1月份就10亿美元的香港IPO提出申请,该行最早可能于今年第二季度上市。
此外,广发银行、上海银行也将在未来几个月进行香港IPO。
去年年底,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香港上市募集了资本金。
"坏账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在准备上市。
2,通过海外发行债券方式大量融资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一级资本包括两项内容:普通股股权资本和混合证券,混合型证券是同时具有债券和股票性质的金融产品。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中国大型银行在与国际投行商讨海外融资事宜,包括普通债券和新型债券的发行。
3,核销不良贷款
中信银行也在采取非常规措施,寻求股东批准核销约9亿美元的不良贷款,理由是不良贷款规模大幅增加。该行称,希望将2013年度不良资产核销额度提高逾两倍,至人民币52亿元。
分析师称,其他银行也在2013年提高了不良资产核销额度,只不过动静没有中信银行这么大。
但不良资产核销有时会带有很高的成本,能导致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减少,甚至侵蚀资本金。
4,在交易所挂牌转让
天津银行近期在当地的一家交易所把150多笔贷款挂牌出售。应计利息和债务票面价值加在一起总额达人民币9.006亿元,略高于该行2012年底账面上持有的不良资产规模。
自去年9月以来,农业银行有逾人民币200亿元的贷款在天津、北京、重庆和山东省的交易所挂牌出售。其中大部分债务是在2010年该行在上海和香港上市之前成为不良贷款的。
据报道,全国约有20个交易所交易不良贷款。
5,部分省份开始建立省级"坏账银行"
去年2月,财政部和银监会批准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网,允许各省设立一个坏账银行,这个银行将获准从省内公司购买大批贷款。
目前为止,江苏是唯一一个已经设立了坏账银行的省份,但浙江和上海都说它们有此计划。
不良债务清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潜在制约因素是,买家在为不良债务定价及应对不良债务方面缺乏经验。
不良债务在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主要资产类别。为倒闭的工厂或为作为抵押品被银行没收的商业房产找到买家可能有困难,特别是在经济较疲弱的城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